[发明专利]一种三维书法碑刻或牌匾自动生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053.2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3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于金辉;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书法 碑刻 牌匾 自动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书法碑刻或牌匾的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一种法则,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相应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成为一种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碑刻,则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产物。它把书法文字雕刻在石头上,从而可以比纸张更加长久地保存书法作品,也可以在露天环境里置放。典型的例子包括房山石经,西安碑林以及众多的碑铭志等。但由于介质和工具的改变,碑刻在力图保持书法文字艺术特征的同时,也糅合了雕刻艺术特征,即把笔画刻成有深度变化的,向内凹的立体线条(称阴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与碑刻非常类似的牌匾,除了采用碑刻里的阴刻外,还可以采用把文字笔画刻成凸起的阳刻以及文字剖面呈W状的阴阳刻法,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立体文字表面,因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广泛地应用于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
碑刻受到潮湿、风化、灰尘以及石材本身质地等因素影响,在碑刻表面造成剥落以及文字模糊。此外在强外力作用下碑刻还可能发生纹裂以及严重损毁。我国在古代就用宣纸在碑刻上拓印,一方面可以增加保存书法作品的媒介种类,另一方面拓印在古代也起到类似印刷的作用,可对同一件碑刻作品多次拓印得到多份拓片,然后携带到其它地方供更多人欣赏。但拓片只记录了碑刻的书法文字形状,碑刻上文字因雕刻留下的深度信息则丧失掉。
如果能用拓片图像生成其碑刻效果,不仅可以清晰地再现碑刻上的文字信息,同时又能克服拓片的缺点,表现出碑刻文字的深度变化。生成的虚拟3D碑刻模型可以直接用在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对传统文化保护有重要意义。对于牌匾,如果通过书写在纸张上的文字信息自动生成牌匾文字的深度图,包括阴刻,阳刻以及阴阳刻的多种效果供用户选择,然后用数字雕刻机加工牌匾。与手工雕刻牌匾相比可大大提高牌匾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三维书法碑刻或牌匾自动生成方法,通过该方面用户只需要输入单张书法作品的拓片或者照片,以及选择生成类型和指定少量参数就可以快速的自动生成接近实物、高质量的三维碑刻或牌匾模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三维书法碑刻或牌匾自动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交互输入书法碑刻或牌匾的拓片或者照片;
2)输入生成三维书法碑刻或牌匾的模型类型;
3)输入碑刻或牌匾雕刻模式:阴刻、阳刻或阴阳刻;
4)对输入的碑刻或牌匾的拓片或者照片进行轮廓检测,步骤如下:
使用基于局部区域尺度可变的活动轮廓模型对输入的拓片或者照片I进行轮廓检测,将图像分割成K-1个不连续的笔画区域SRi和背景区域BR,其中笔画区域由单个孤立笔画或者有交叉的多个笔画组成,I表示成:
得到分割区域图;
5)对检测结果进行二维欧氏距离变换,生成距离场,作为文字表面初始高度估计;包括如下步骤:
a、对于每个笔画区域SRi,其内部的点P={p∈SRi}设置为非特征点,背景区域BR内的点P′={p′∈SRi}设置为特征点。
b、采用斜切距离变换近似计算每一个非特征点p′到与其最近的特征点p的二维欧氏距离值,得到距离灰度图,即距离场D,将该距离场D作为三维书法碑刻或牌匾中的文字表面的初始高度估计;
6)若执行指令为碑刻时,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0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