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4522.9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祝阳;丁武俊;熊想涛;陈文强;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0Q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胎 监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若干个采集汽车轮胎表面图像的摄像头、控制开关(2)和显示屏(3),所述若干个摄像头设置在汽车底盘上,所述中央处理单元(1)分别与若干个摄像头、控制开关(2)和显示屏(3)相连,所述控制开关(2)和显示屏(3)设置在汽车控制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音芯片(4)和扬声器(5),所述语音芯片(4)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和扬声器(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清洗模块(10),所述摄像头清洗模块(10)与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所述摄像头清洗模块(10)固定在汽车底盘上对应的摄像头镜头一侧,且对准摄像头镜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汽车底盘上的凹槽内,并与凹槽内的升降器(1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2),所述四个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2)分别设置在汽车底盘上对应汽车各个轮胎的位置,并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13)为四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汽车的四个轮胎内,并与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速传感器(14)和发动机ECU(15),所述车速传感器(14)和发动机ECU(15)分别与中央处理单元(1)相连。
8.一种汽车轮胎监控方法,适用于汽车轮胎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系统初始化;
步骤二:中央处理单元(1)读取压力传感器(13)、红外线温度传感器(12)和车速传感器(14)的信号;
步骤三:中央处理单元(1)判断汽车轮胎压力值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四,否则跳转至步骤五;
步骤四:中央处理单元(1)判断汽车轮胎温度值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如果是则跳转至步骤六,否则执行步骤五;
步骤五:中央处理单元(1)发送控制信号给语音芯片(4),扬声器(5)发出报警声,并在显示屏(3)上显示相关信息;
步骤六:中央处理单元(1)判断汽车速度是否在设定范围内,如果是则跳转至步骤八,否则执行步骤七;
步骤七:中央处理单元(1)发送控制信号给摄像头,摄像头停止工作,之后跳转至步骤二;
步骤八:中央处理单元(1)发送控制信号给摄像头,摄像头开始工作,采集各个轮胎表面图像信息;
步骤九:中央处理单元(1)读取摄像头采集的各个轮胎表面图像信息,并提取轮胎相关信息数据;
步骤十:中央处理单元(1)将得到的当前各个轮胎图像信息及相关数据与对应轮胎全新时的图像信息及相关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模糊系统判断轮胎表面是否存在伤疤或轮胎表面是否磨损过度,如果是则跳转至步骤五,否则跳转至步骤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包括以下分步骤:
分步骤一:中央处理单元(1)发送控制信号给摄像头,摄像头停止工作;
分步骤二:中央处理单元(1)发送控制信号给升降器(11),升降器(11)将摄像头升起至汽车底盘的凹槽内,之后跳转至步骤二;
所述步骤八包括以下分步骤:
分步骤三:中央处理单元(1)发送控制信号给升降器(11),升降器(11)将摄像头从汽车底盘的凹槽内降下;
分步骤四:中央处理单元(1)发送控制信号给摄像头,摄像头开始工作,采集各个轮胎表面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汽车轮胎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汽车速度设定范围为大于0小于10km/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45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