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敞式机动车驻车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829.7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于江;杨海波;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7/04 | 分类号: | B60T7/04;B60T13/74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敞式机动车驻车制动器。
背景技术
驻车制动器是机动车必不可少的驻车安全装置,当驾驶员离开车辆前,必须将驻车制动器拉紧,锁上车门,以防溜车,或被人移动。对于非封闭式机动车如:机动三轮车、景区观光游览车、辖区服务车、场地车、敞式环卫车、敞式巡逻车等等。这类机动车,由于是敞开或半敞开式设计,当驾驶员停车后拉上手刹,实施驻车制动,离开车辆后,非驾驶人一旦解除车辆的驻车制动,就会形成事故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机电一体化相结合实现机动车制动的敞式机动车驻车制动器。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敞式机动车驻车制动器,包括脉冲开关机构、组合在一起的踏板机构和拨叉机构、磁控棘爪机构,其中:
a、脉冲开关机构包括脉冲开关键柄和开关壳体内部的拉簧、摆臂、键和接线排;摆臂与键的端部设有触头,键与开关键连接;
b、踏板机构包括驻车制动踏板和踏板杆,踏板杆的上部套装在棘轮轴上,套装在棘轮轴上的扭力弹簧分别与棘轮销和弹簧卡销连接;踏板杆的上端为带凹槽的拨叉,脉冲开关机构的开关键柄插装在拨叉的凹槽内;
c、磁控棘爪机构包括电磁铁和棘爪,电磁铁通过套装有推力弹簧的拉杆与棘爪一端连接,且棘爪的端部与状态开关触接,棘爪的另一端顶接在棘轮上;
d、所述棘轮的上部与刹车钢索的一端卡接,该刹车钢索通过固定支架活动安装在底板上,刹车钢索的另一端与刹车蹄铁的拉杆固定连接;
e、电磁铁分别与机动车钥匙开关、可控硅、状态开关和脉冲开关连接,构成电子线路。
脉冲开关机构中键的端部的下表面为键触头、上表面为绝缘子。
踏板杆上端的拨叉以间歇差拍传动脉冲开关和棘轮。
电子线路通过电磁控制棘爪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制动器结构简单,在机械制动的基础上注入了电子器件,简化了原始的机械结构,实现机电一体,缩小制动器的体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脉冲开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线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踏板受力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驻车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驻车制动踏板1,踏板杆2,拨叉3,弹簧卡销4,驻车杆位置调整螺丝5,扭力弹簧6,棘轮轴7,棘轮销8,棘轮9,棘爪10,刹车钢索卡槽11,刹车钢索12,棘爪轴13,刹车钢索调整螺丝14,固定支架15,状态开关16,电磁铁17,脉冲开关18,脉冲开关键柄19,底板20,推力弹簧21,拉杆22,绝缘子23,开关壳24,接线排25,拉簧26,摆臂转轴27,摆臂触点28,键触点29,键轴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驻车制动器是机电一体化产品,适用于敞式机动车制动。
参见附图1,这种敞式机动车驻车制动器,包括脉冲开关机构、组合在一起的随动踏板机构和拨叉机构、磁控棘爪机构。
a、脉冲开关机构包括脉冲开关键柄19和开关壳体24内部的拉簧26、摆臂、键和接线排25。摆臂与键的端部设有触点,即摆臂触点28和键触点29,键的另一端与开关键柄19通过键轴30连接。摆臂包括用摆臂转轴27铰接的两节单体构成,其中一单体的一端与拉簧26连接,另一单体的另一端上设有摆臂触点28,摆臂触点端能绕摆臂转轴27转动。该摆臂触点28与键触点29对应设置。键的端部的下表面为键触点29、上表面为绝缘子23。当键触点29与摆臂触点28接触时开关闭合,产生脉冲。
其工作原理:参见附图2,当开关键柄19按箭头方向向上拨动,键触点29与摆臂触点28接触,此时开关闭合,开关键柄19继续转动达预定位置,两触点相脱离,摆臂触点28在拉簧26的作用下回到原位,开关断开;由于开关键柄19动作很快,所以开关的闭合时间很短,故称为脉冲开关。当开关键柄19返回时,键触点29虽与摇臂触点28接触,但由于键触点上端为绝缘子23,则不产生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合大学,未经河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