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板组件和连接车用板组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3637.6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乔纳森·E·里奇;马赛尔·R·坎农;特里·A·斯瓦特赛尔;安德鲁·W·怀特;肯尼斯·D·斯库米德;詹姆士·F·基斯;乔纳森·W·菲斯克;斯蒂芬·A·费特斯科;詹姆士·J·伊万盖丽斯塔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夏伊洛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艳春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板 组件 接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车辆面板,尤其涉及例如在车辆仪表板中所使用的、隔音的板组件。
背景技术
客运车辆可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或技术以限制、减少或以其他方式降低从容舱外的位置传送到其内部的声量。使某些车辆部件发出的噪声或声振动最小化是一门学问技术。例如,发动机、变速箱、排气系统、轮胎或其他部件可设计为在使用时是较为安静,从而减轻客舱噪声。例如,另一种技术提供了这样的部件,该部件通过吸收和/或消除振动能量来衰减可到达客舱的振动。各种属性会影响这种振动衰减部件的声特性,包括它们的整体质量、成分、密度、刚度、厚度和位置,仅举几例。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板组件,其可包括主板件、隔音层和焊接接头。主板件附接至车辆结构件,并且具有声敏感区域。隔音层附接至主板件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焊接开口。焊接接头形成在隔音层的焊接开口中,并且包括来自车辆结构件和主板件的材料,而不包括来自隔音层的材料。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板组件,其可包括主板件、隔音粘接剂层、隔音片和焊接接头。主面板组件接触车辆结构件,隔音粘接剂层接触主面板组件并且具有第一焊接开口,隔音片接触隔音粘接剂层并且具有第二焊接开口,第二焊接开口与第一焊接开口对齐,并且焊接接头至少部分地由隔音层的第一焊接开口和隔音片中的第二焊接开口包围。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将车用板组件连接至车辆结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具有主板件、粘接剂层和隔音片的车用板组件,其中粘接剂层和隔音片的至少一个包括焊接开口;(b)将车用板组件定位在车辆结构件上,使得焊接开口与结构件对齐;以及(c)用至少一个焊接开口将车用板组件焊接至车辆结构件,其中焊接接头位于焊接开口中并且由来自主板件和结构件的材料形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优选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是示例性的隔音车用板组件的立体图,其中车用板组件已被局部剖开以图示它是如何连接或安装到车辆结构件上;
图2是图1的车用板组件的部分放大图,示出了各种类型的示例性的焊接开口及焊接接头;
图3是图1的车用板组件的剖视图,示出了车用板组件焊接至车辆结构件;
图4是流程图,图示了将车用板组件连接至车辆结构件(如图1的面板组件和结构件)的示例性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使用隔音部件可以减少车辆中的声音和/或振动。隔音部件可包括将振动能量转化为一些其他形式能量的材料,使得声音和/或振动在到达不期望的位置(如客舱内部)之前被减少。例如,一些粘弹性材料由于其粘性特性和弹性特性的组合可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即它们的粘性允许它们流动,从而有效地吸收机械能并把它转换为热能或热,而它们的弹性特性允许它们振动以及成为固体材料。当然,也可以使用除粘弹性材料以外的材料来转化或以其他方式衰减车辆中的声音和/或振动。
用于隔音部件的期望位置可以是覆盖该部件的连接位置,使得部件间的连接与隔音材料发生在同一区域。在使用诸如焊接的联接技术将各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隔音材料的存在会出现一些困难。例如,如果具有粘弹性材料层的隔音仪表板焊接到结构交叉件,则部件间的焊接会需要通过粘弹性材料。粘弹性材料通常具有比相应通常由金属制成的部件低得多的熔融和汽化温度。因此,粘弹性材料可能在焊接过程中气化,产生烟雾和/或其他有害气体,例如,潜在地要额外的通风设备来去除来自中间工作领域的蒸汽。此外,这样排气会通过在焊接材料中造成局部空洞或以其他方式冲击焊接质量而会负面地影响焊接接头的强度或其他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夏伊洛工业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夏伊洛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