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坎地沙坦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3357.5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邓俐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俐丽 |
主分类号: | C07D403/10 | 分类号: | C07D40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坦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沙坦类高血压药物坎地沙坦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坎地沙坦酯的化学名称为:(±)-1-[[(环己氧代)羰基]氧代]乙基-2-乙氧基-1-[[2'-(1H-四氮唑基-5)-[1,1'-联苯基]-4-基]甲基]-1H-苯并咪唑-7-羧酸酯,其结构式为:
坎地沙坦酯作为坎地沙坦的前体药物,在胃肠道中,它可以被快速完全地水解为坎地沙坦。坎地沙坦为血管紧张素II AT1受体拮抗剂,通过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结合而拮抗血管紧张素II的血管收缩作用,从而降低末梢血管阻力,是一种长效的受体拮抗剂。
文献US 5,196,144、EP 688,272中,坎地沙坦酯的合成路线比较长,包括了单酯物的制备;2-叔丁基氧基-3-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苄基化反应;脱保护基;硝基的还原;咪唑物的制备;制备四氨唑物;水解反应;保护反应;酯化、脱保护基,得坎地沙坦酯产品。
一些参考文献公开了坎地沙坦酯的制备技术,例如US2010210852、US2010197933、US5196444A,W02008012371A,JP2010116409,CN200510000109.6、CN200510022136.3、CN101781286A等均报道了制备坎地沙坦酯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制备的坎地沙坦酯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由于仍存在杂质,得到坎地沙坦酯纯度不高。当其用在制备坎地沙坦西来替昔酯时难以纯化和处理,所得的仍是油状的坎地沙坦西来替昔酯。
CN101781286A对粗产物用甲醇重结晶,纯度为90~91%。CN200510022136.3涉及坎地沙坦酯的一种新型制备工艺,其合成步骤包括:1.三苯甲基四氮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2.环己基氯乙基碳酸酯制备方法;3.以环己基氯乙基碳酸酯作为酯化试剂合成坎地沙坦酯,粗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收率89%得产物,然后将产物用乙醇水溶液结晶,收率92%。该方法总收率低,且不适合工业生产的需要。
另外,在坎地沙坦酯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时,会导孜药物活性成分含量降低,色泽加深,有关物质含量升高。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生产工艺控制不当,导致药物纯度也不符合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不合格的产品进一步进行纯化,以高产率提供高纯度的坎地沙坦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坎地沙坦酯的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反应效率不高且收率偏低的问题,减少了有毒试剂的污染和浪费,提高了产品收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通过下列反应步骤实施:
本发明包括下列步骤:
(1) 由2-氨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和4-醛基-2-联苯甲腈在有机溶剂中,温度控制在0~5℃的条件下,经缩合反应生成2-[[2’-氰基联苯-4-基]亚甲氨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Ⅰ);
(2)化合物(Ⅰ)与10%的钯碳在高压釜中反应,用氮气置换空气3次,再用氢气置换氮气5次,通氢气至0.20~0.25MPa,升温至40~45℃反应还原得2-[[2’-氰基联苯-4-基]甲基]氨基]-3-氨基苯甲酸甲酯(Ⅱ);
(3)化合物(II)与原碳酸四乙酯加热至80℃,反应1小时环合得1-[(2’ -氰基联苯-4-基)甲基]-2-乙氧基-1H-苯并咪唑-7-羧酸甲酯(Ⅲ);
(4)化合物(Ⅲ)与三丁基迭氮化锡反应,氰基转变为四氮唑环,得2-乙氧基-1-[[2’-(1H -四唑-5-基)联苯基-4-基]甲基]苯并咪唑-7-羧酸乙酯(Ⅳ);
(5)化合物(Ⅳ)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乙氧基-1-[[2’ -(1H -四唑-5-基)联苯基-4-基]甲基]苯并咪唑-7-羧酸(Ⅴ);
(6)化合物(Ⅴ)与三苯基氯甲烷及三乙胺盐酸盐反应,经过N-保护反应,得到化合物2-乙氧基-1-[[2 ,-(1-三苯甲基四唑-5-基)联苯基-4基]甲基]苯并咪唑-7-羧酸(Ⅵ);
(7)化合物(Ⅵ)经过酯化反应,生成化合物2-乙氧基-1-[[2 ,-(1-三苯甲基四唑-5-基)联苯基-4基]甲基]苯并咪唑-7-羧酸,1-[[环已基氧基]羰基]氧基]乙基酯(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俐丽,未经邓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3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疲劳的中药保健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启动应用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