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偃麦异代换系中外源染色体的微分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60698.7 | 申请日: | 201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明;王春平;董普辉;袁建国;袁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5/04 | 分类号: | C12N5/04;C12Q1/68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李宗虎 |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偃麦异 代换 中外 染色体 微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源染色体的切割鉴定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中外源染色体的微分离方法,属于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
背景技术
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与微克隆(chromosome microdissection and microcloning)技术是在1981年由Scalenghe创立的一项分子细胞遗传学新技术。该技术首先对果蝇染色体进行了切割,成功获得了80个克隆,随后用于鼠和人类染色体的切割。随着PCR技术的发展,微切割和微克隆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利用染色体微切割和微克隆技术获得了黑麦DNA克隆以来,该技术在植物染色体文库的构建、特异探针筛选、抗性基因的克隆以及遗传与进化研究上得到了较为广泛应用,但是,相比较而言,植物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仍然滞后于动物和人类。目前,植物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植物细胞壁的存在、同步化的困难,阻碍了良好分散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影响了切割效率。
(2)植物基因组倍性多样,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基因排列顺序不够保守;植物染色体DNA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大多数染色体上不显示G、R或Q带带纹,从而影响DNA序列,通行的C带,对染色体DNA破坏太大,不利于构建完整的DNA文库;而有些植物染色体大小差异不明显,带纹相似,难于精确识别染色体及其细微结构,加大了分析的复杂性。
(3)植物染色体DNA高度重复序列多,如中间偃麦草、大麦、黑麦和燕麦核基因组有约80%的重复序列,麦类作物DNA含量高,如六倍体燕麦DNA含量为13.2—14.3pg,中间偃麦草C值为1.7×109bp,平均每条染色体0.8×109bp,相当于人类基因组的四分之一若每个插入片段为1kb,每条染色体特异性DNA文库包含8×105以上克隆,筛库工作量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基于SLμCELLCUT系统的小偃麦异代换系中外源染色体的微分离方法,标本的制备方法简单,其鉴定方法简单,分析简单,便于染色体的切割与回收,为后续切割染色体的鉴定与分析奠定基础。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偃麦异代换系中外源染色体的微分离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1)按重量份数比取0.5份的中国春小麦种子和0.5份的山农小麦种子,混合均匀,后将混合后的小麦种子放在2份的水中,浸泡至露白,取出小麦种子,在温度为1—4℃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养使小麦种子发芽,继续培养至新生小麦根长为1.5—2.0cm时,取0.5—0.8cm的根尖部位,备用;
2)取步骤1)中的小麦根尖放在0℃的冰水混合物中,放置24小时后取出小麦根尖放于2—3份的温度为1—4℃的卡诺氏液中,放置24小时,取出,将小麦根尖放于质量浓度为70%的酒精中,备用;
3)试剂的配制:
①混合酶液:按重量份数比取1份质量浓度为2%的纤维素酶和1份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制得混合酶液;
②石炭酸品红溶液:取3g的碱性品红和100ml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混合均匀,形成原液a,备用;
取10ml原液a和90ml质量浓度为5%的石炭酸水溶液,混合均匀,形成原液b,备用;
取45ml的原液b、6ml的冰乙酸和6ml质量浓度为37%的福尔马林,混合均匀,形成原液c,备用;
取10—20ml的原液c、80—90ml质量浓度为45%的乙酸和1.8g的山梨醇,混合均匀,制得石炭酸品红溶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0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接入网自主节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视频数据的缓存系统及缓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