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8082.6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林松;章桥新;魏思文;任红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1/12;C08J5/18;C08B3/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纤维素中含有强氢键作用的结晶聚集体,统称为纤维素纤维,因形状和尺度的差别被称为微晶、长纤、短纤和晶须。纤维素纤维内部强的氢键作用以及表面具有活性羟基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优越的聚合物材料增强填料。特别是纤维素纳米晶须,其纳米尺度的高比表面积以及棒状刚性结构,能极大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纤维素由于耐水性差弹性低、难以加工而限制其应用,为此必须对其进行改性。纤维素分子单体上的三个醇羟基可以发生各种酯化与醚化反应,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纤维素的性质,从而制造出应用广泛的纤维素衍生物。采用对纤维素表面活性羟基进行修饰的方法,降低其表面的极性,增强与有机基质的界面相容性,可制备出高性能复合材料。
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NHCOO-)特征单元的一类有机高聚物材料,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在制备PU材料时常采用小分子二元醇和二元胺作为扩链剂,前者形成氨基甲酸酯基团,而后者形成氨基甲酸酯-脲基团,这两种基团在PU结构中形成硬段,而由多元醇构成的链段为软段。因此PU是由多个软段和多个硬段嵌段而成。PU的塑料性质和强度等性能主要由其硬段性质决定,而其橡胶性质和弹性主要由其软段性质决定。蓖麻油(castor oil)是一种以含羟基脂肪酸(12-羟基-9-十八烯酸)为主的非干性商品油脂。蓖麻油由于链段上含有羟基,而且无毒,在环境中能很好的降解,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蓖麻油结构示意图如图4。
聚多糖纳米晶作为一种生物纳米材料,同时具备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无毒的生物特性和大比表面积、高长径比、强韧性的纳米特性,被广泛用于聚氨酯材料的改性。有研究表明,用硝化木质素改性蓖麻油基聚氨酯,得到一种新的交联网络结构,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而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当硝化木质素在新的聚氨酯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为2.8%时,材料的拉升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是纯的聚氨酯材料的2倍。近期,又有研究表明,用一定含量的纤维素纳米晶复合改性聚氨酯,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模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当纤维素纳米晶含量为1%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是纯聚氨酯材料的8倍,而断裂伸长率也增长了1.3倍,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但是由于在纤维素纳米晶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在溶液中会形成氢键,阻碍了纤维素纳米晶与基质的界面相互作用,同时也限制了纤维素纳米晶在工业上的应用。所以对纤维素纳米晶表面的修饰显得必须,也意义重大。对纤维素纳米晶的表面修饰主要是对表面活性羟基的修饰。现阶段主要的方法有磺化、硝化、烷基化、羧甲基化、乙酰化、接枝聚合物长链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利用纤维素纳米晶(CN)作为聚氨酯的纳米填料,通过一步修饰引入可与油性聚氨酯具有良好表面相容性的-C(=O)CH3官能基】:按纤维素纳米晶、醋酸酐、无水吡啶的配比为1g∶5~10ml∶20~50ml,选取纤维素纳米晶、乙酸酐和无水吡啶,备用;纤维素纳米晶反应前真空干燥30min(真空度为0.1~0.5MPa,温度为室温);
先将纤维素纳米晶(CN)溶解在无水吡啶中,再超声分散10~20min,在加热和氮气保护条件下与醋酸酐反应(反应中通高纯氮气,纯度≥99.9wt%),加热反应温度为75~90℃,反应时间为4~10h(磁力搅拌,转速为300~550rpm),在纤维素纳米晶表面引入-C(=O)CH3官能基,经离心、洗涤、冷冻干燥(温度为-46~-63℃,时间为48~72h)后,得到修饰的纳米粒子;
2)修饰的纳米粒子与蓖麻油基聚氨酯及有机溶剂的复合:
按蓖麻油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4~1∶1,将干燥后的蓖麻油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形成氨基甲酸酯基团,得到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聚氨酯预聚物合成条件为搅拌转速为300~550rpm;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为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80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桂热1号红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池组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