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甲氧羰基-L-叔亮氨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7937.3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车大庆;邬卫国;徐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1/22 | 分类号: | C07C271/22;C07C26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羰基 亮氨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领域,具体涉及N-甲氧羰基-L-叔亮氨酸的一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甲氧羰基-L-叔亮氨酸,又称MOC-L-叔亮氨酸,CAS号162537-11-3,英文名称(S)-N-(METHOXYCARBONYL)-TERT-LEUCINE,结构如下式所示,
。
MOC-L-叔亮氨酸是医药化工中非常重要的中间体,应用广泛,可用作合成多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
瑞士诺华公司申请的专利US5849911(申请日1997年4月9日)实施例46最先公开了阿扎那韦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一种如下式所示的以MOC-L-叔亮氨酸为中间体的阿扎那韦制备方法。其后WO2010146119、 WO 2008065490、 US 20090270499、 WO 2009130534、CN 101391978、US 7829720等公开阿扎那韦合成路线的专利或专利申请中,也以MOC-L-叔亮氨酸作为重要中间体。
WO2010111483、WO2010144646、WO2010117704、WO2011004276、WO 2011009084等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系列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化合物,其制备路线中均以MOC-L-叔亮氨酸为中间体。
WO 2010077317公开了一类治疗艾滋病的类肽物蛋白酶抑制剂,其制备方法中MOC-L-叔亮氨酸也是一种为重要中间体。
WO 2008011117和WO 2008011116(申请人Gilead Sciences, Inc., USA )公开了一类新的HIV蛋白酶抑制剂,将MOC-L-叔亮氨酸作为其制备方法中的中间体。
现已有技术中,常由L-叔亮氨酸和氯甲酸甲酯经取代反应制备得到MOC-L-叔亮氨酸,施贵宝公司于1993年6月25日申请的专利US5559256最早公开了该路线。其后如US20050131017、WO2005061487、WO20050148623、CN101391978、JP2009242288、WO2010122682、WO2011004276等,均采用此路线合成MOC-L-叔亮氨酸。
但该路线采用手性原料L-叔亮氨酸,L-叔亮氨酸分离提取困难且成本很高,不适于MOC-L-叔亮氨酸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鉴于MOC-L-叔亮氨酸在医药化工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现有路线存在的如上缺陷,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成本低的适合工业化生产的MOC-L-叔亮氨酸合成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上述现有路线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工艺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MOC-L-叔亮氨酸的方法。该方法以2-甲氧基酰胺基-3,3-二甲基丁酸为原料,通过拆分剂拆分制备MOC-L-叔亮氨酸。
进一步地所述拆分剂为胺类化合物,更进一步地所述拆分剂为R构型的手性胺类化合物。
所述胺类化合物可以选自如下三类:
第一类胺类化合物为下式所示化合物:
,
其中R1、R2、R3、R4、R5、R6相同或不同地可以但不局限于是H、烷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烷氧基、环烷氧基、硝基或卤素。所述烷基优选为C1~C6的烷基,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等。所述环烷基优选为C3~C6的环烷基,实例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所述芳基指的是:包括通过除去一个氢而衍生自芳族的有机基团,并包括单环与多环基团,芳基的实例包括苯基、联苯基、萘基等。所述芳烷基指芳基-烷基的复合基团,其中烷基与芳基的定义如上所述,芳烷基的实例包括苄基、苯乙基等。所述烷氧基指:单独或作为基团的一部分,是指烷基醚基团,其中烷基的定义如上所述,优选为C1~C6的烷基醚基团,烷氧基的实例包括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等。所述环烷氧基指:单独或作为基团的一部分,是指环烷基醚基团,其中环烷基的定义如上所述,环烷氧基的实例包括环丙氧基、环戊氧基等。
所述卤素指:氟、氯、溴或碘。
所述n1与n2表示碳原子个数,可以为0,优选为0~6的整数。
所述的第一类胺类化合物的优选为:D-α-苯乙胺、(R)-1-(4-氟苯基)乙胺、(R)-(+)-1-苯丙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7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控香蕉束顶病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的稀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