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6835.X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松冈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12 | 分类号: | B60T13/12;B60T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制动控制装置中,设置有:增大泵排出压力的增压活塞;两个控制阀,切换通过增压活塞对制动轮缸压力进行加压的路径和不通过增压活塞对制动轮缸压力进行加压的路径,由此,实现由泵驱动带来的制动器的助力作用。与上述说明的技术相关的一例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02031号公报
在上述的现有装置中,存在进一步简化结构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的制动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制动控制装置用于具有再生制动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制动操作状态检测部,其检测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状态;第一制动回路,其连接通过驾驶员的制动操作产生制动液压的制动主缸和以使所述制动液压作用的方式构成的制动轮缸;泵,其能够吸入所述制动主缸内的制动液并在排出侧具有排出阀;第二制动回路,其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回路和所述泵的排出侧;第三制动回路,其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回路上的与所述第二制动回路的连接位置相比更靠所述制动主缸侧的位置和所述泵的吸入侧;流入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回路上的与所述第二制动回路的连接位置相比更靠所述制动轮缸侧的位置;第四制动回路,其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回路上的比所述流入阀更靠所述制动轮缸侧的位置和所述第三制动回路;流出阀,其设置在所述第四制动回路上;储液箱,其设置在所述第四制动回路上的比所述流出阀更靠与所述第三制动回路连接的连接点侧的位置;截止阀,其设置在所述第四制动回路上的、所述储液箱与该第四制动回路连接的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三制动回路与该第四制动回路连接的连接位置之间,且根据所述再生制动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工作。
因此,在本发明的制动控制装置中,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例1的制动控制装置的车辆的制动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制动器控制单元BCU的再生协调控制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制动器控制单元BCU所执行的再生协调控制中的储液箱液量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驾驶员从高车速区域开始踩下制动器踏板BP直到车辆停止时的各制动力(驾驶员要求制动力、再生制动力、摩擦制动力)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制动开始时的液压控制单元HU的动作及制动液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
图7是表示制动力增加时的液压控制单元HU的动作及制动液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
图8是表示再生制动力增加时的液压控制单元HU的动作及制动液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
图9是表示再生制动结束时的液压控制单元HU的动作及制动液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1是实施例3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图12是实施例4的制动器控制单元BCU的再生协调控制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BATT蓄电池(再生制动装置)
BP制动器踏板
INV换流器(再生制动装置)
M/C制动主缸
MG电动发电机(再生制动装置)
P泵
W/C制动轮缸
5制动主缸压力传感器(制动操作状态检测部)
6制动器踏板行程传感器(制动操作状态检测部)
11管路(第一制动回路)
12管路(第一制动回路)
16流入电磁阀(流入阀)
19管路(第二制动回路)
20排出阀
21管路(第三制动回路)
22管路(第四制动回路)
24储液箱
25管路(第四制动回路)
26流出电磁阀(流出阀)
28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实施方式。
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例被研究以便能够适应多方面的需求,能够进一步简化结构是所研究的需求之一。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也应对能够借用现有的液压控制单元这样的需求。
〔实施例1〕
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实施例1的制动控制装置的车辆的制动系统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1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回路结构图。
[系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8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执行空气截流位置检测策略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可变弓形远侧段的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