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粽子的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56708.X 申请日: 2012-03-06
公开(公告)号: CN102550964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李森;张娜;顾千辉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164 分类号: A23L1/164
代理公司: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代理人: 陈红
地址: 314317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波 粽子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粽子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波粽子的加工方法,为一种微波加热即食粽子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波食品是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对食品原料采用科学的配比和组合,预先加工成适合微波炉加热或调制,且便于食用的食品,即可以用微波炉加热烹制的食品。微波加热加工方法主要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微波透入物料内,与物料的极性分子相互作用,使其极性取向随着外电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致使分子急剧摩擦和碰撞,使物料内各部分在同一瞬间获得热量而升温。微波食品通常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在常温下流通的食品,一般采用杀菌釜杀菌、热包装或无菌包装,常温下可贮藏半年到一年左右;第二类是低温贮运食品,大都选用对微波炉适用的容器来包装,又可分冷藏和冻藏两种,食用时只需带包装将食物一起放人微波炉解冻和加热,即可食用。

食品的微波加热称为“内部加热”,同一般利用热传导的“外部加热”方式完全不同。微波加热的特点如下:1、加热速度快、所需时间短、所得产品质量高。微波能够深入到食品的内表面,而不只靠物料本身的热传导,因此可大大加快加热速度,所需加热时间只是传统方法的1/10—1/100就足以完成整个加热过程,所得产品维生素等热敏性营养成分的损失较少。2、加热效率高,微波加热是在物料的内部进行的,并只对特定的需要加热的物体进行加热,热效率可达60%以上。3、加热过程具有自动平衡性能,当频率和电场强度一定时,物料在加热过程中对微波功率的吸收主要决定于物质的耗损常数,不同物质的耗损常数是不同的,水的耗损常数比干物质大,水分多的时候,吸收能量也多,水分蒸发就快,因此,微波不会集中在已干的物质部分,避免了已干物质的过热现象,具有自动平衡的性能。

粽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食品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快餐食品的始祖。粽子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标志性食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过去只有在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才包粽子、吃粽子,而现在,中国许多地方的粽子已由祭祖的供品、节日食品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备点心,甚至早餐的主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平时甚至过端午节时不再自己动手包粽子了,而是去市场上购买适合自己口味的粽子。消费者对粽子的用料、配方、包裹和烧煮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粽子选料日益考究,配方日趋完善,口味日趋精美。

中国传统粽子加热方式主要为加水煮和隔水蒸,但是,传统的加热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如:粽子在蒸煮时与水直接接触,长时间蒸煮,造成粽子的风味和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影响粽子的口感;由于传统加热方式的局限性,使得粽子的加热耗时较长,无法充分体现粽子作为一种快餐食品所具备方便、快捷的特点,并且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粽子长时间与水接触蒸煮,导致糯米长时间吸水,粽体松散,与粽叶粘黏严重,使得消费者在食用时,粽叶的剥除麻烦,也影响粽体的完整性,影响食用的愉悦性。粽子传统的加热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方便、健康、快捷的消费理念,因此,微波粽子应运而生,以其众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微波粽子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现代消费者对粽子的饮食需求,其在保留传统粽子风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微波食品的优越性,规避了粽子采用传统加热方式的弊端,能有效吸引消费者购买粽子,有利于扩大粽子行业的规模,有利于促进粽子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微波炉在我国普通家庭中的普及率不断升高,消费者对微波食品的迫切需求,微波食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虽然微波食品具有很多传统食品无法比拟的优势,微波加热也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但在加工食品的风味上也存在突出的缺陷,利用传统粽子加工工艺而成的粽子经微波加热之后,存在着如下缺点:1、传统粽子所使用的粽叶是粽子粽香成分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粽体的包装成分,因此,粽叶赋予了粽子特殊的意义。然而,传统粽子的粽叶包装不适应微波加热模式,传统粽子必须完全剥除粽叶之后,才能进行微波加热,但是,这样就使得粽子失去了他原本的外观特色和特有的粽叶清香。2、传统工艺生产所得的粽子,在经微波加热时,由于微波加热使温度急剧上升,粽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殆尽,而粽体内部的水分依然充足,导致粽子经微波加热之后,各部位的受热不均以及温度不均,使得米质口感不一,粽体表面糯米发硬,而内部糯米过热,从而大大影响消费者的食欲。3、传统工艺粽子在经微波加热之前,需将粽叶完全剥除,否则,糯米与粽叶容易造成严重粘黏,然而,这就使得粽子在经过微波加热之后,食用粽子时需借助筷子或其他工具进行辅助,无法做到像传统粽子进行手持式食用,给食用带来了较大不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6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