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基因大豆BPS-CV127-9检测用标准质粒分子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3519.7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路兴波;李宁;孙红炜;李凡;杨淑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5/66;C12Q1/6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基因 大豆 bps cv127 检测 标准 质粒 分子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转基因大豆BPS-CV127-9检测用标准质粒分子,其特征在于:其空白载体为质粒载体pGM-T,包含有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转化体特异序列和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的特异性片段。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大豆BPS-CV127-9检测用标准质粒分子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设计特异性PCR引物,从转基因大豆BPS-CV127-9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转化体特异序列和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一段序列的重组DNA片段,然后,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重组DNA片段到克隆载体pGM-T载体中,获得新的质粒分子pGMT-CV1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①设计PCR特异性引物;
②特异性的扩增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转化体特异性序列;
③大豆lectin基因和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拼接;
④含有新的重组DNA片段的质粒分子克隆,得到标准质粒分子BPS-CV127-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特异性引物为两对,序列如下:
SOE-CV127-1:GCCCTCCTTATTTATCCCCTTAGT;
SOE-CV127-2:GGATGGGGGTGGAGTAGAGGGCAGGGTTTCAGCAGGTTCGTT;
SOE-lec-1:AACGAACCTGCTGAAACCCTGCCCTCTACTCCACCCCCATCC;
SOE-lec-2:GCCCATCTGCAAGCCTTTTTGTG。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大豆BPS-CV127-9检测用标准质粒分子在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BPS-CV127-9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方法为:首先,提取待检测样品的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以转基因大豆BPS-CV127-9检测用标准质粒分子作为阳性对照;然后,待检测样品的PCR扩增产物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EB染色后鉴定是否存在扩增产物,若存在扩增产物,则待检测样品中含有BPS-CV127-9转化事件;若不存在扩增产物,则待检测样品中不含有BPS-CV127-9转化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引物序列如下:
CV127-F:5’-GCCCTCCTTATTTATCCCCTTAGT-3’;
CV127-R:5’-AGGGTTTCAGCAGGTTCGTT-3’;
lectin-F:5′-GCCCTCTACTCCACCCCCATCC-3′;
lectin-R:5′-GCCCATCTGCAAGCCTTTTTGTG-3′。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基因大豆BPS-CV127-9检测用标准质粒分子在定量检测转基因大豆BPS-CV127-9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检测方法为:首先,以转基因大豆BPS-CV127-9检测用标准质粒分子为标准品,使用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以Ct为纵坐标,以起始拷贝数的自然对数为横坐标,制作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标准曲线和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转化体特异性引物标准曲线;然后,提取待检测样品的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将其Ct值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起始拷贝数,然后利用转基因大豆的拷贝数与大豆内标准基因的拷贝数之比,即可得到样品中转基因大豆BPS-CV127-9的百分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的序列如下:
BPS-CV127-9引物和探针序列如下:
CV127-1F:5’-GCCCTCCTTATTTATCCCCTTAGT-3’;
CV127-1R:5’-GCAGGTTCGTTTAAGGATGAAAA-3’;
CV127-P:5’-FAM-TATTCCTCAAATAAAACCC-MGB-3’;
lectin基因引物和探针序列如下:
Lectin-1F:5’-GGCATAGAAGGTGAAGTTGAAGGA-3’;
Lectin-1R:5’-TCCACCCCCATCCACATTT-3’;
Lectin-P:5’-FAM-ACAAAGAAACCGGTAGCG-MGB-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5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