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逆变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801.3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夏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苏士数码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H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路 | ||
1.一种多功能逆变电路,设有一市电切换单元、一逆变单元、一直流电输出单元和使直流电输出单元工作在额定状态的检测保护单元,所述市电切换单元和检测保护单元分别与逆变单元相连,逆变单元和检测保护单元分别与直流电输出单元相连,所述直流电输出单元为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它还设有用于检测直流电输出单元输出电压的限压报警单元,限压报警单元与直流电输出单元相连;所述直流电输出单元还可以为太阳能光伏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报警单元设有报警信号提示器件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直流电输出单元相连,控制电路与报警信号提示器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提示器件为蜂鸣器H 1和发光二极管L1,所述控制电路设有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4设有一用于检测直流电输出单元输出电压的检测端a,检测端a与直流电输出单元相连,检测端a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连接有稳压二极管W3和电阻R22,稳压二极管W3由三极管Q1的基极向检测端a正向导通,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3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16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5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检测端a之间连接有蜂鸣器H1,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发光二极管L1和电阻R26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单元包括芯片SG3525和芯片SG3525正常工作的外围电路,芯片SG3525的两脉冲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场效应管F1和场效应管F2,所述场效应管F1和场效应管F2分别通过初级线圈N1和初级线圈N2与直流电输出单元串联成回路;与初级线圈N1和初级线圈N2相对应的设有次级线圈N3和次级线圈N4,次级线圈N3的输出端为直流电输出单元的直流电检测端,次级线圈N4的输出端为逆变后交流电的输出端;芯片SG3525的闭锁控制端分别与检测保护单元和市电切换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单元还设有限压控制电路,限压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0、稳压二极管W1和电容C7,所述电阻R9的第一接线端与芯片SG3525的直流电源端相连,电阻R9的第二接线端与直流电输出单元相连,电阻R9的第一接线端通过电容C7接地,电容C7的两端并联有稳压二极管W1和电阻R10的串联电路,稳压二极管W1由接地端向电阻R9的第一接线端正向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保护单元包括过放检测保护电路、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和过热检测保护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苏士数码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苏士数码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8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