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土区玉米免耕种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1573.8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梁爱珍;张晓平;杨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土 玉米 耕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区是东北粮食核心产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近百年来的大规模耕垦加之频繁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黑土肥力恶化,严重影响到了东北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危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时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改革耕作制度,采取保护性耕作是解决农田土壤退化的关键措施。黑土区春季十年九旱和季节性干旱限制了作物的高产。然而,黑土区的降雨基本可以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所以真正的原因不是缺水,而是土壤保水能力低,农田水分损失。因此,降雨的截获以及农田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提高是东北主要旱田高产的关键。而现有的频繁耕作和秸秆不还田的种植方式是导致农田土壤肥力下降的症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黑土区现有耕作方式存在对土壤扰动大、表层土壤被严重剥蚀、土壤水分含量损失严重、肥力下降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黑土区玉米免耕种植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黑土区玉米免耕种植的方法如下:
一、将待播种土地上一年收获后的作物秸秆切断为20cm~30cm,然后均匀覆盖于地表;
二、、播种:在垄行距为75cm~80cm、播种深度为2.5cm~3cm的条件下在5月1日至5月10日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
三、施肥:选用缓释控释肥在播种的同时一次性将缓释控释肥施入种子的侧下方5cm~10cm处;
四、经过田间作业、除草、虫害防治,然后收获,再将收获后的秸秆还田。
本发明提供的免耕播种方法,在秸秆全部还田的条件下实施免耕播种,在整个玉米生长期不再翻动耕层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降低好气微生物活动,减缓有机质分解速度,增加有机质积累,减少耕作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从而改善黑土质量,提高黑土肥力,同时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免耕技术节约能源,减少成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在东北黑土区进行免耕种植是解决东北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七中2002年和2009年玉米田平均成本投入、收入和效益图,图中代表免耕种植,代表秋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一种黑土区玉米免耕种植的方法如下:
一、将待播种土地上一年收获后的作物秸秆切断为20cm~30cm,然后均匀覆盖于地表;
二、、播种:在垄行距为75cm~80cm、播种深度为2.5cm~3cm的条件下在5月1日至5月10日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
三、施肥:选用缓释控释肥在播种的同时一次性将缓释控释肥施入种子的侧下方5cm~10cm处;
四、经过田间作业、除草、虫害防治,然后收获,再将收获后的秸秆还田。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免耕播种方法,在秸秆全部还田的条件下实施免耕播种,在整个玉米生长期不再翻动耕层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降低好气微生物活动,减缓有机质分解速度,增加有机质积累,减少耕作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从而改善黑土质量,提高黑土肥力,同时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免耕技术节约能源,减少成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在东北黑土区进行免耕种植是解决东北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作物秸秆切断为25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的垄行距为78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的播种深度为2.8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将缓释控释肥施入种子的侧下方6cm~9cm处。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