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型钢垛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181.X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溢忠;冉隆军;苏瑞旭;程国宝;何昌甫;王俊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垛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Z型钢垛料机。
背景技术
Z型钢在钢结构建设中起主承载作用,Z型钢的单位长度重量比较大,长度通常较长。目前国内相当多生产厂家仍然使用人工把剪切好的型材抬下托料台,这样即浪费人力又造成生产效率低下,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和愿意做这样简单重复的大体力工作的人越来越少,用工成本不断上升。
现有市场上垛料机参差不齐,其原理分为以下几类,有用电磁铁吸盘搬运的,有用气缸加“<”转臂推料的,有用油缸推料加斜坡滑跺的。该几类效果不尽人意。其中:由于Z型钢成品通常较长有达12米,甚至16米的,因此用电磁铁吸盘,成本较高;由于Z型钢本身形状特殊,因此用气缸推料和油缸推料,一般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通常在推跺后需要人修正一下堆垛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型钢垛料机,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Z型钢垛料机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Z型钢垛料机,所述Z型钢(10)截面具有中板(11)和分别连接在中板(11)左右侧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所述垛料机包括:
一基座(20);
若干水平的托轴(30),它们装接在机座(20)且沿方向(X)平行间隔,Z型钢(10)的右侧板(13)位于托轴(30)右端外且中板(11)平靠在托轴(30),使剪切后的Z型钢(10)能通过托轴(30)沿方向(X)输送出;及
一翻转机构,它包括一转轴(40)、若干转臂(50)和动力单元(60);所述转轴(40)枢设在基座(20)、位于托轴(30)之左侧且轴线平行方向(X);所述若干转臂(50)下部固设在转轴(40)且沿方向(X)平行间隔,所述若干转臂(50)和若干托轴(30)间隔交错;所述动力单元(60)连接转轴(40)或转臂(50)以能带动转臂(50)在初始位置和下滑位置间转动,位于初始位置的转臂(50)撑顶Z型钢(10)右侧板(13)下端,位于下滑位置的转臂(50)撑顶Z型钢(10)且Z型钢(10)沿转臂(50)下滑上下堆跺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托轴(30)长度小于Z型钢(10)的中板(11)宽度,使Z型钢(10)左侧位于托轴(30)左端外。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转臂(50)中部之下固设在转轴(4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
一堆跺机构(70),它位于转臂(50)下,以使沿转臂(50)滑下的Z型钢(10)能上下堆跺在堆跺机构(70)之上。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堆跺机构(70)包括一运输车(71)、一用于感应运输车(71)上Z型钢堆垛高度或Z型钢个数的感应器和一连接运输车(71)的驱动机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动力单元(60)包括一枢设在基座(20)的液压缸(61)和一滑接液压缸(61)的滑杆(62);所述转臂(50)右段下设凸耳(51);所述滑杆(62)末端枢接凸耳(51)。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主视投影中,所述转臂(50)中部高于托轴(3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的Z型钢垛料机的垛料方法,它包括:
步骤1,剪切后的Z型钢(10)的右侧板(13)位于托轴(30)右端外且中板(11)平靠在托轴(30),沿方向(X)输送出;
步骤2,动力单元带动转臂(50)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包括:
步骤21,转臂(50)右段撑顶Z型钢(10)的右侧板(13)下端;
步骤22,转臂(50)撑顶Z型钢(10)的右侧板(13)下端及Z型钢(10)的中板(11)左侧;
步骤23,Z型钢(10)沿转臂(50)下滑堆垛在一起;
步骤3,动力单元带动转臂(50)转动复位。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转臂翻转将托轴上的Z型钢转换在转臂上,继续翻转使Z型钢滑下并堆垛在一起,能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简化生产流程,便于下一阶段包装,它:a、不仅解决了Z型钢生产线从成型机到包装阶段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设计原理简单、结构轻巧;b、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托轴长度小于Z型钢的中板宽度,使Z型钢左侧位于托轴左端外,Z型钢的右侧板位于托轴右端外,中板平靠在托轴,则转臂翻转时,转臂先撑顶右侧板下端,结合再撑顶中板左端,使其脱离托轴,全由转臂支撑,能避免Z型钢滑扭,保证Z型钢平滑。
3、通过感应器感应高度,至预订高度时即移走运输车进行包装,实现自动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1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治疗静脉曲张黑泥膏产品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