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加速度计的飞行器欧拉角修正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297.8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7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史忠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加速度计 飞行器 欧拉角 修正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姿态修正方法,特别涉及基于加速度计的飞行器欧拉角修正方法。
背景技术
飞行器姿态是飞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是姿态稳定与控制的关键。获取准确的姿态对于大迎角飞行战术无人机而言更为重要,因为飞行器在大迎角飞行状态下,气动导数变化快速,导致飞行器方程非线性程度加重,而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和稳定性问题又与系统状态初值密切相关,姿态作为系统极为关键的状态就显得尤其重要。俯仰与滚转角的准确估计对于飞行器的飞行安全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的飞行器姿态大都是通过惯性导航系统测得的角速度进行解算,提供的姿态解算精度会随时间而发散,即长期稳定性差;在长时间范围内,导航误差增长的速率主要由初始对准精度、系统所使用的惯性敏感器缺陷和运载体运动轨迹的动态特性决定;虽然采用更精确的敏感器可以提高精度,但惯性系统的成本会变得极为昂贵,且提高的精度也是有限的,不能解决误差积累问题;除了那些不容易替代的特殊战略系统,如潜艇导航系统或其他战略平台和导弹系统外,大多数情况下不宜采用昂贵的惯性导航系统;近年来颇受关注且适于多种应用的一种方法是组合导航技术,该技术采用某些来自导航系统以外的附加导航信息源对同一导航信息作测量并解算以形成观测量,从这些观测量中计算出各导航系统的误差并对其进行校正,如文献“张丽杰,、常佶,小型飞行器MEMS 姿态测量系统,振动、测试与诊断,2010,Vol.30(6): 698-702”采用三轴加速度计和单轴速率陀螺构建系统, 利用加速度计测量信息直接修正方向余弦矩阵来抑制姿态角的误差积累, 并进行姿态测量试验;目前很多导航的姿态修正方法都是为了简化问题直接假设测量条件,所得观测模型误差大,当导航时间较长时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飞行姿态修正为了简化问题直接假设测量条件带来积累误差过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加速度计的飞行器欧拉角修正方法,该方法通过角速度预测飞行器俯仰、滚转角,以高度的二阶导数或固连于飞行器垂线方向的过载作为观测量对预测飞行器俯仰、滚转角进行测量更新修正,在此基础上直接通过机体坐标系下的过载、GPS的东向、北向速度和飞行器俯仰、滚转角直接估计出偏航角,通过建立新观测模型,减少了直接假设测量条件带来的姿态积累误差,有利于飞行安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基于加速度计的飞行器欧拉角修正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1、飞行器俯仰、滚转角状态方程为:
其中:分别指飞行器俯仰、滚转角,分别为滚转、俯仰、偏航角速度,全申请书符号含义相同;
建立观测方程:
其中: ,,分别为沿飞行器机体轴系轴的过载;为飞行器质心与地球表面垂线方向的过载,为高度,为地球自转的修正量,为重力加速度;
2、根据上述模型可以采用滤波方法对飞行器俯仰、滚转角姿态进行修正估计;
3、根据以下方程组中的某一个估计偏航角
其中:指飞行器偏航角,分别指GPS测得的飞行器东向和北向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飞行器运动方程中的姿态方程,建立了正确的飞行器姿态观测模型,减少了直接假设测量条件带来的姿态积累误差,有利于飞行安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飞行器俯仰、滚转角状态方程为:
其中:分别指飞行器俯仰、滚转角,分别为滚转、俯仰、偏航角速度,全文符号含义相同;
建立观测方程:
其中: ,,分别为沿飞行器机体轴系轴的过载;为飞行器质心与地球表面垂线方向的过载,为地球自转的修正量;
2、根据上述模型可以采用Kalman滤波方法对飞行器俯仰、滚转角姿态进行修正估计;
时间更新为:
其中:为的状态转移矩阵,、分别表示根据时刻俯仰角和滚转角的滤波值、得到的时刻俯仰角和滚转角的一步预测值,为对应的状态预测误差方差阵;为时刻状态滤波估计误差的方差阵;为状态方程积分项误差的方差阵,为采样周期,;
测量更新为:
其中:、得到的时刻俯仰角和滚转角的滤波值,为对应的状态滤波估计误差的方差阵;为飞行器质心与地球表面垂线方向过载测量误差的方差;
为地球自转的修正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费斯达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LED光源模组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