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应对停电和雷击故障的处理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271.3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洪军;楚甲良;朱昌荣;韦树;同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4W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19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应对 停电 雷击 故障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车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动车组应对停电和雷击故障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是指中国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其持续运营时速350公里,试验时速将超过400公里,是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统匹配最优的动车组。
随着经济社会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动车组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巨大的方便,但是动车组遭停电和雷击故障发生时,不能自动上传报警位置信息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给人们生命和财物的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针对目前动车组存在这一缺陷,设计一种动车组应对停电和雷击故障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动车组应对停电和雷击故障的处理系统和方法,具有智能性、实时性、实用性,采用一种太阳能、风能、带有备用电池等供电,设备本身采用低功耗设计思想做到节能环保,能够长时间、主动上传报警和定位信息到控制中心和附近动车组,附近动车组收相关信息采取相应制动措施,控制中心也可以及时处理这个交通系统运行,使得停电和雷击造成的故障得到及时处理,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重大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车组应对停电和雷击故障的处理方法,使用能源供电系统,该能源供电系统包括用于将太阳光转换成一电能Es的太阳能模块,用于将风力转换成一电能Ew的风能模块,可转换成一电能Eb的备用电池模块,分别耦接至所述太阳能模块、风能模块的充电与转换模块,耦接至所述充电与转换模块的储电模块,耦接至所述太阳能模块、风能模块及备用电池模块的能量切换模块,耦接至所述能量切换模块及储电模块的放电与转换模块,分别耦接至上述各模块的电能管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判断所述太阳能模块是否正常,若正常则输出一电能Es,否则将该太阳能模块停机,并通过能量切换模块切换到所述风能模块;
b、判断所述风能模块是否正常,若正常则输出一电能Ew,否则将该风能模块停机,并通过能量切换模块切换到所述备用电池模块;
c、判断所述备用电池模块是否正常,若正常则输出一电能Eb;
所述能量切换模块判断所述太阳能模块、风能模块及备用电池模块的电能,若Es趋近于一默认最低电量,则切换至风能模块,若Ew趋近于一默认最低电量,则切换至备用电池模块;
所述电能管理模块可对所述太阳能模块、风能模块及备用电池模块的输出电能的若干参数进行判断,以决定电源的配置。
一种动车组应对停电和雷击故障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处理系统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动车组的上传的故障信息;
GSM模块,用于上传数据和信息到指挥控制中心和附近的动车组;
GPS定位模块,用于车辆的定位;
MCU控制器模块,用于控制故障消息的处理,并控制所述GPS定位模块的定位及所述GSM模块的故障信息上传到指挥控制中心和附近的动车组;
存储器模块,用于记录一些相关不能及时上传的数据,等到与指挥控制中心联系正常时再上传数据。
所述GPS定位模块中的GPS采用热启动的方式,V_BACKP的管脚接有3.3V独立供电的电池,能做10秒钟快速定位的功能。
所述备用电池模块是电流降压型DC-DC开关电源模块,其工作频率为100KHZ,输出5V低波纹的直流电源VCC。
所述MCU控制器模块采用低功耗具有休眠模式和自动唤醒模式。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动车组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讯。
所述处理系统采用低功耗的电子元件,使得该处理系统耗电量更小,从而保证其工作时间更长。
所述处理系统在电路中增加过压保护的TVS管和电源隔离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2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