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陆海连接运输的接载装备浮态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840.2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焰;陈明;秦品乐;张明霞;于雁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8/00 | 分类号: | B63B38/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运输 装备 控制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陆海连接运输的接载装备浮态控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可用于平地造船和陆海接载等工程,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接载浮体通常是浮船坞、半潜驳或平板驳船等海洋工程装备。接载浮体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风浪流和潮汐等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同时在接载浮体上的载荷也会不断变化着,为了使接载浮体甲板面平稳地保持在某个高度,需要对接载浮体进行动态配载、调整浮态和保证其结构强度。
当前,浮船坞、半潜驳或平板驳船建造时,在驾驶室或操作室里,仅配备了横倾角、首尾吃水和舱液位高度指示仪,其工作精度和灵敏度不够高。在运输产品接载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在工程现场的多个关键位置,根据码头、接载浮体和运输产品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环境参数(风、浪、流和潮汐)来确定如何控制接载浮体的浮态,这种状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海洋工程作业需要,也不能保证接载运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特殊海洋工程需求,研制了多种高精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并将他们有机集合成一种装置,能够全自动化测量各种参数,用于陆海连接运输时,对接载装备进行实时浮态智能控制。它应既可以应用于滑道移位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轨道移位系统中,结构简单,工程适用性强,安全可靠,方便维护,不会改变现有工作环境及影响船厂生产工序和流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陆海连接运输的接载装备浮态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潮位高度测量单元、一个移动物体与接载浮体的相对水平位置测量单元、一个接载浮体与码头前沿的相对高度测量单元、接载浮体的六个吃水测量单元和一个接收与控制单元;所述潮位高度测量单元采用一个安装在码头附近水域内的第一压电式传感器,第一压电式传感器采集潮位高度信息以无线数据发送到接收与控制单元的接收端;所述相对水平位置测量单元采用一个安装在码头上的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采集水平位置信息以无线数据发送到接收与控制单元的接收端;所述相对高度测量单元采用二个安装在接载浮体尾部左右端面的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采集相对高度信息以无线数据发送到接收与控制单元的接收端;所述吃水测量单元采用六个分别安装在接载浮体首部左右舷、尾部左右舷和舯部左右舷的第二压电式传感器,第二压电式传感器采集吃水高度信息以有线数据传送到接收与控制单元的接收端;所述接收与控制单元安装在接载浮体的控制室内,并与配载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的用于陆海连接运输的接载装备浮态控制装置的工作方法采用的步骤如下:
(a)在码头附近的水域内安装潮位高度测量单元;
(b)在码头上安装移动物体与接载浮体的相对水平位置测量单元;
(c)在接载浮体尾部端面的左右对称位置分别安装接载浮体与码头前沿的相对高度测量单元;
(d)在接载浮体首部左右舷、尾部左右舷和舯部左右舷位置分别安装吃水测量单元;
(e)在接载浮体的控制室内安装接收与控制单元;
(f)测试潮位高度测量单元与接收与控制单元信号传输,并标定初值;
(g)测试相对水平位置测量单元与接收与控制单元信号传输,并标定初值;
(h)测试相对高度测量单元与接收与控制单元信号传输,并标定初值;
(i)测试吃水测量单元与接收与控制单元信号传输,并标定初值;
(j)连接接收与控制单元与配载计算机系统,并检测数据传输;
(k)移动物体开始以初速度在码头轨道上向接载浮体甲板轨道移动;
(l)所述潮位高度测量单元、相对水平位置测量单元、相对高度测量单元和吃水测量单元将数据传输到接收与控制单元;
(m)配载计算机系统在接收到接收与控制单元传来的数据后,计算出下一时刻移动物体移动速度和压载系统工作方案;
(n)直到移动物体移动到接载浮体预先确定的位置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锦纶长丝包芯纱
- 下一篇:车磨床磨削中凸或凹轴类零件的微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