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46624.8 | 申请日: | 2012-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严干贵;穆钢;谢国强;李军徽;王健;冯晓东;王芝茗;葛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接纳 能力 系统 容量 优化 配置 方法 | ||
1.一种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1)储能系统容量与等效负荷峰谷差之间的关系
以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的持续时间很短为根据,在电网中配置的储能系统能够在低谷负荷时存储电能、高峰负荷时释放电能,实现负荷的时空平抑,等效减少负荷峰谷差,使得确定机组组合的发电机组腾出更多的向下调节容量;
当储能系统容量为E时,负荷峰谷差的计算如下:
ΔP=Pref.max-Pref.min (1)
式中:E为储能配置容量;Pref.max、Pref.min为经储能平抑后的最大、最小负荷功率;ΔP为经储能平抑后等效负荷峰谷差;P(t)为日负荷持续出力函数;t1={t∈R|P(t)=Pref.max};t2={t∈R|P(t)=Pref.min};
综合(1)、(2)式,储能系统容量与等效负荷峰谷差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ΔP=f1(E,P(t)) (3)
2)以向下调峰容量为约束的电网可接纳风电容量的计算
在给定机组组合情况下,低谷负荷时电网向下备用容量可定义为电网最大可接纳的风电容量,其计算公式为:
Pwind=(Pmin-PG∑min)/(1-δw) (4)
式中:Pwind为电网低谷负荷最大可接纳风电的电力;Pmin为电网低谷负荷;δw为风电场厂用电率;
PG∑min为所有开机机组注入电网最小功率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PG∑min=(Pfmin1+Pfmin2+L+PfminN)×(1-δlos) (5)
其中:Pfmin1、Pfmin2、…、PfminN为单台火电机组常规最小出力,δlos为火电厂厂用电率与输电网损率之和;
3)储能系统用于提高风电接纳容量的计算
储能系统用于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计算如下式所示:
ΔPwind=(Pref.min-Pmin)/(1-δw) (6)
式中:ΔPwind为可多接纳的风电功率;
综合(2)、(6)式,可得储能系统容量与提高风电接纳容量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ΔPwind=f2(E,P(t)) (7)
4)储能系统总收益最大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利用储能系统将使得既有火电调峰机组能有腾出更多的向下调峰容量,从而使既有电网能够接纳更多容量风电,多接纳风电收益及储能成本,以储能系统总收益最大为目标,构建一种储能容量优化目标函数:
S=max{R-E×Q} (8)
式中:S为储能系统的最大收益;E为储能系统配置容量,MW·h;Q为储能系统容量价格,元/MW·h;
R为多接纳风电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风电替代火电带来的节煤效益,二是风电替代火电带来的环境效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w为风电上网价格,元/MW·h;Cf为火电机组生产单位电能的环境成本,元/MW·h;ΔPw(t)为t时刻多接纳的风电功率;T为储能系统的运行周期;
(8)式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即为总收益最优的储能系统配置容量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6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