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氧化锌脱硫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601.7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宇;郑燕云;金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化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8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5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氧化锌 脱硫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氧化锌脱硫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投入运行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有十几种,其中湿式脱硫稳定、效率较高,应用最为广泛。湿式脱硫主要有:石灰(石)/石膏法、钠钙双碱法、氨碱法、氧化镁法及氧化锌法,约占总脱硫量的85%以上。干法、半干法、以及湿法本身各种脱硫方法功能均有独特的优缺点。技术成熟、满足脱硫率要求、运行稳定费用低、原料来源方便、不产生污染源转移、是企业选择脱硫方案的思路。
氧化锌脱硫是用含氧化锌的物料配制成吸收浆液,在吸收设备中与低浓度含SO2烟气接触,利用氧化锌与SO2的反应将其以亚硫酸锌(及少量亚硫酸氢锌、硫酸锌)的形式除去,而亚硫酸锌再通过热分解或酸分解的途径回收生成SO2和氧化锌或硫酸锌等产品。该工艺国内已有人进行试验及实践,但存在吸收率不稳定,管道容易堵塞,副产物浓度不高,回用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新型氧化锌脱硫方法及其设备,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氧化锌脱硫吸收率不稳定,管道容易堵塞,副产物浓度不高,回用困难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氧化锌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a.将高位料仓中的氧化锌粉末投入到配桨槽中,在配浆槽中加入工艺水形成氧化锌浆液,氧化锌浆液的浓度为18-22%,配浆好的氧化锌浆液进入到浆液贮槽进行存放;
b.浆液贮槽中的氧化锌浆液直接被抽送到与洗涤塔连通的循环管路中,氧化锌浆液由循环管路进入到洗涤管内,洗涤管上部通入待处理烟气,氧化锌浆液90o侧喷、180o逆喷到烟气处与其混合,吸收烟气后的浆液进入到洗涤塔内进行清洗、除雾处理;
c.洗涤塔出来的浆液被运送到带式过滤机处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滤液被重新运送到配浆槽中进行配浆,滤饼送入到酸分解反应釜中,同时在酸分解反应釜中加入含稀硫酸的电解废液,硫酸浓度为16%,进行酸分解反应,分解产生的SO2气体重新返回业主车间硫磺制酸系统),酸分解后的液体进入到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滤液运送到车间用于电解或浸出,压滤后的固渣运送到焙烧炉进行焙烧,焙烧后形成氧化锌。
氧化锌浆液吸收烟气的原理是:
ZnO+SO2+5/2H2O=ZnSO3·5/2H2O
ZnO+2SO2+ H2O=Zn(HSO3)2
同时发生 ZnSO3+ SO2+H2O=Zn(HSO3)2
酸分解过程的原理是:
ZnSO3+H2SO4=ZnSO4+SO2↑+H2O
氧化锌粉末通过提升机放置在高位料仓中,氧化锌粉末可以是市售氧化锌也可以是回收的含杂质的次氧化锌。在高位料仓中设置破拱装置(可以是空气振动、刮料搅拌等形式)以防止粉料因潮湿结块而不能下落。将粉料通过螺旋输送称重机输送到配浆槽中,同时按工艺设计要求加入工艺水配置成一定比例的氧化锌浆液。配制好的浆液料进入浆液贮槽,然后氧化锌浆液通过浆液泵直接补充进入循环管路中,并通过循环管路进入洗涤喷头。氧化锌浆液直接进入循环管路,而不是进入吸收塔的循环池,使系统实现连续进料,吸收效果更稳定,控制更简单,同时防止管道堵塞,使消耗最小量的吸收剂就能达到最佳的吸收效果。洗涤喷头安装在洗涤管中,洗涤喷头设置为侧喷及逆喷结合的方式(含SO2烟气从上往下进入吸收导管,侧喷为与烟气成90°夹角,逆喷为与烟气成180°夹角)。洗涤管可以安装在洗涤塔内,也可以安装在洗涤塔外,洗洗管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单支安装,也可以多支并联安装。吸收后的浆液通过排液泵直接进入带式过滤机,过滤后的滤饼进入酸分解反应釜,滤液返回配浆系统重新进行配浆。酸分解反应釜中加入含稀硫酸的电解废液,酸分解产生SO2气体返回制酸系统,酸分解后液体进入压滤机进行压滤,压滤后的滤液返回车间用于电解或浸出,固渣返回焙烧炉进行焙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化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化防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的集尘筒一体化结构
- 下一篇:记忆丝终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