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4840.9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8/00 | 分类号: | B60K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江崇玉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启动 发动机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智能式一键启动的手动档汽车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因而,市场需求逐年上升。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各大汽车公司加大了对智能式一键启动的手动档汽车的研发力度。
智能式一键启动,顾名思义是只要按下″启动按键″即可实现发动机的启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的一键启动系统包括蓄电池、启动按键、启动继电器、启动电机和发动机,蓄电池、启动按键、启动继电器和启动电机依次通过导线连接,启动电机和发动机通过启动杆连接。启动按键被按下后,启动继电器吸合,启动电机启动并带动发动机启动。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现有的一键启动方式是在启动按键按下后,就直接使点火继电器吸合,使得发动机启动,当启动按键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误操作时,会使发动机误启动,导致汽车冲出,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一键启动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启动信号;
检测离合踏板的状态;
若所述离合踏板的状态为踩下,则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
进一步地,若所述离合踏板的状态为踩下,在所述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离合踏板的状态是否变化,
若否,则依次控制辅助继电器、点火继电器吸合;
若是,则保持当前的各个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在所述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发动机管理系统交互,以进行防盗验证。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发动机转速是否达到设定值,若是,则控制启动继电器断开。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获取启动信号;
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启动模块获取到启动信号时,检测离合踏板的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离合踏板的状态为踩下时,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监测所述离合踏板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若否,则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之前,依次控制所述辅助继电器、点火继电器吸合;若是,则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保持当前的各个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之前,与发动机管理系统交互,以进行防盗验证。
更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发动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
则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发动机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发动机转速到达设定值时,控制启动继电器断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获取启动信号后,检测离合踏板的状态,只有当离合踏板的状态为踩下时,才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从而可以实现在制动的状态下启动发动机,避免了由于触碰启动按键而导致汽车冲出的危险,提高了启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一键启动的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启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4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数字化预案的应急指挥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丙烯酸正性光刻胶及其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