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40948.0 | 申请日: | 201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育斌;马建平;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F5/00 | 分类号: | C07F5/00;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稀土 离子 金属 有机 框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其合成方法和作为湿敏荧光传感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研、农业、暖通、纺织、电力、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越来越需要采用湿度传感器来高精度、高可靠和连续地测量湿度,同时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家居环境的湿度也成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元素。湿敏元件是最简单的湿度传感器,人们对于湿度传感器的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各种不同的湿敏元件,目前的湿敏元件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两大类,在光学湿敏元件的研究方面现在还非常少。而且湿敏元件要长期暴露在待测环境中,很容易被污染而影响其测量精度及长期稳定性,我们在此合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的超分子材料性质稳定,不与普通的酸、碱以及有机溶剂反应,该类化合物在加热到200℃活化后放到不同湿度的环境中,表现出不同强度的固态荧光发射,可以作为湿度传感方面的荧光湿敏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其合成方法和作为湿敏荧光传感材料的应用。该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现有湿敏材料的在高分子荧光材料方面的拓展,为现有湿度传感器提供性质稳定、光化学敏感的湿敏元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其化学式如下:
{[Ln(H2O)](C10H5N3O4)(C2O4)0.5·2H2O}n,其中Ln=Eu或Tb,n为0~+∞的自然数。
n取值可以为104-106。
其中Ln为稀土Eu、Tb元素。上式中MOFs即是该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英文表述为Metal Organic Framework。
上述的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合成方法,采用2-(4-吡啶基)-3,4-咪唑二甲酸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草酸和稀土无机盐配位聚合反应制得;其中稀土无机盐为Eu、Tb的无机盐。
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将2-(4-吡啶基)-3,4-咪唑二甲酸(L)、草酸以及稀土无机盐按一定的比例与水密封在反应容器中,程序设定经过300-350分钟升温至170-180℃,恒温4000-4500分钟,然后经过3000-3200分钟降至25-30℃,得到黄色晶体,即为目标产物。
所述反应容器为密封的10×100mm的硬质玻璃试管。
反应中的2-(4-吡啶基)-3,4-咪唑二甲酸(L)、草酸和稀土无机盐的投料摩尔比为1∶1∶(2-3)。
所述Eu、Tb的无机盐为Eu、Tb的硝酸盐。
上述的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湿敏荧光传感材料的应用。
所述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经过200℃活化后的MOF用作环境湿度的荧光探针。
Eu化合物在固态下在393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特征荧光,金属Tb化合物在323nm的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特征荧光,且经过200℃活化后的MOF,放置在不同湿度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荧光发射强度明显不同,荧光强度随湿度增加而增加,表明该MOF对不同的湿度环境有不同的荧光响应,是作为环境湿度的荧光探针的良好材料。
本合成反应的原理是咪唑二羧酸类有机配体与稀土无机盐的配位聚合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化合物属于有机-无机复合超分子材料,在空气中稳定,不易被腐蚀,不与普通的酸、碱及有机溶剂反应,对热的稳定性极好,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稳定到300℃以上,经200℃活化后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荧光响应,且在同一湿度下经不同的时间也表现出依次增强的荧光响应。
附图说明
图1(a)是实施例1中基于稀土Eu的湿度荧光传感材料Eu-MOF的单晶结构图;
图1(b)是实施例1中基于稀土Eu的湿度荧光传感材料Eu-MOF的三维堆积结构图;
图2(a)是实施例2中基于稀土Tb的湿度荧光传感材料Tb-MOF的单晶结构图;
图2(b)是实施例2中基于稀土Tb的湿度荧光传感材料Eu-MOF的三维堆积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