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40948.0 | 申请日: | 201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育斌;马建平;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F5/00 | 分类号: | C07F5/00;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稀土 离子 金属 有机 框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其化学式如下:
{[Ln(H2O)](C10H6N3O4)(C2O4)0.5·2H2O}n
其中,Ln=Eu或Tb;n为0~+∞的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其特征是,n为104-106。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采用2-(4-吡啶基)-3,4-咪唑二甲酸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草酸和稀土无机盐配位聚合反应制得;其中稀土无机盐为Eu、Tb的无机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合成过程如下:
将2-(4-吡啶基)-3,4-咪唑二甲酸(L)、草酸以及稀土无机盐与水密封在反应容器中,程序设定经过300-350分钟升温至170-180℃,恒温4000-4500分钟,然后经过3000-3200分钟降至25-30℃,得到黄色晶体,即为目标产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反应中的2-(4-吡啶基)-3,4-咪唑二甲酸(L)、草酸和稀土无机盐的投料摩尔比为1∶1∶(2-3)。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Eu、Tb的无机盐为Eu、Tb的硝酸盐。
7.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稀土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作为湿敏荧光传感材料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其经过200℃活化后的MOF用作环境湿度的荧光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9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