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40907.1 申请日: 2012-02-22
公开(公告)号: CN102808257A 公开(公告)日: 2012-12-05
发明(设计)人: 杨卫国;卫国;韩共进;吴爱儿;万震 申请(专利权)人: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2G3/04 分类号: D02G3/04;D06P3/60;D06M13/00;D06M10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206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纯棉 花式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将着色阳离子改性棉纤维和拒水型棉纤维混合,纺成花式穗纱并织布高温焙烘,再对成品布进行染色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处理可在纤维中引入大量正电荷,使改性棉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的亲和力大幅提高,从而提高染料利用率,使棉纤维可在无盐无碱条件下进行染色加工。将改性棉纤维以特定比例和普通白棉混纺成白纱,再应用活性染料对成纱进行染色,可得混色花式纱的效果。其中,改性棉组分上色深,白棉组分上色较浅。这种加工方法已在本申请人发明专利“无飞花污染的纯棉花式纱制作方法ZL200510063111.8”、“同色深浅效应花式纱间条布制作方法ZL200710086606.1”和“一种段彩混色花式纱的制作方法ZL200810146574.4”中予以阐述。但此技术存在两大问题,生产出的混色花纱颜色深浅对比度不够理想;各种改性白纱的外观接近,在纺纱和织造过程中易混淆,且白纱的纺纱和织造疵点不易识别。

为了提高改性纱染色产品的颜色深浅对比度,使其混色效果更为明显,则要求普通白棉组分基本不上色或留白。本专利提出通过棉纤维的拒水整理技术来实现。由于耐久性拒水剂一般需高温焙烘处理,而现有棉花散纤维烘干设备的最高温度只能达到110度,因此,可将改性纱织成布匹后再进行焙烘处理,以改善其拒水效果的耐久性。

不同改性组分比例或不同纺纱风格的白纱,外观接近,对生产和现场管理要求很高,如不同的改性白纱在纺纱和织造过程中混淆导致误用,则会严重影响染色产品质量。此外,白色改性纱线的纺纱和织造的疵病(疵点)不易识别,对质量检验和控制带来麻烦。本专利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案为,将阳离子改性棉纤维使用非反应型染料或颜料暂时性着色,以方便纺纱和织造生产和质量控制,成品布在染色前,通过煮练预处理将非反应型染料或颜料脱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将着色阳离子改性棉纤维和拒水型棉纤维以2-98%:98-2%的比例混合,纺成花式穗纱并织布高温焙烘,再对成品布进行染色加工的方法。

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他目的将通过下列详细描述和说明来进一步体现和阐述。

本发明的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是将着色阳离子改性棉纤维和拒水型棉纤维以2-98%:98-2%的质量比例混合,纺成花式穗纱并织布高温焙烘,再对成品布进行染色加工。

在本发明的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中,先将棉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处理,在改性工艺最后步骤的柔软剂处理工序中,通过添加非反应型染料或颜料将改性棉纤维暂时性着色,而这种非反应型染料或颜料,可通过成纱或布匹的煮练前处理予以去除。其中较好的是阳离子染料,其暂时性着色的工艺参数为:

阳离子染料                               0.1-5%(owf)

柔软剂                                   1-8 g/l

处理温度为30-70oC,时间5-40分钟。

在本发明的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中,拒水型棉纤维可通过将棉花或棉条直接在散纤维染色机内进行拒水整理,或棉条假捻后在羊毛拉伸机内进行拒水整理而制得。拒水整理剂为耐久型的有机硅类拒水剂、有机氟类拒水剂或吡啶类拒水剂等,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较好的是有机氟类拒水剂,其处理工艺参数为:

渗透剂                                    1-5克/升

拒水剂                                    1-10 %

醋酸/醋酸钠                               调pH值为4-5.5

处理温度为30-90oC,时间1-30分钟。

在本发明的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中,着色阳离子改性纤维用纤维切割机切成4MM-16MM以下的短纤维,然后按2%-98%和98%-2%拒水型棉纤维相混合,经抓棉→混棉→开棉→成卷→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即纺成穗纱。

在本发明的纯棉混色花式穗纱的制作方法中,络筒工序电清工艺参数短粗为230% ,长度为2CM,棉结+300%;短纤维浮在普通纤维表面,密密麻麻,像一簇一簇的“麦穗芒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未经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宁波海德针织漂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