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早期病变检测的双频带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410.X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明;李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渝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4 | 分类号: | 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214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早期 病变 检测 双频 光学 相干 层析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的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早期病变检测的双频带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体上的某些器官病变是导致生物体退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于一些疾病,发病率较高并且不具有可逆性。比如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疾病,其发病率在致盲眼病中仅次于白内障,居第二位。就目前医学界对青光眼的研究,还难以帮助正常人预防青光眼的发生;特别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原发闭角型慢性青光眼,由于该病初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很容易被忽视;当出现可察觉的症状时,对于眼中视觉非常重要的部分已造成无法挽回的丧失。因此,对于类似青光眼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病变恶化的较好解决方法。
现有技术中,如检查青光眼的常规方法包括眼压测量,视野测量,眼底形貌检测以及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检测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变化等方法,其中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检测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变化这一方法由于采用非接触和无损伤的成像技术,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简单实用,具有综合的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应用价值。
但是,即使利用现有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检查出青光眼等病变部位,在确诊时该部位都已经遭受了不可逆的损害。为解决类似于青光眼等的早期病变的诊断问题,出现了利用正常眼睛与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对近红外与可见光反射率的差异,提出采用双频带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反射率检测早期青光眼,可在视神经未明显受损前进行诊断。但该系统由于光源功率差异与光电探头对不同波长的光电转换效率问题,导致测量不准确,难以实现正确诊断。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早期病变诊断的实验或临床医用器械,利用病变部位对光的反射率变化,确保对病变部位实现早期诊断,为病变部位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早期病变检测的双频带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利用病变部位对光的反射率变化,确保对病变部位实现早期诊断,为病变部位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的用于早期病变检测的双频带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包括相干层析成像系统I、相干层析成像系统II和中央处理器;
所述相干层析成像系统I和相干层析成像系统II均对应包括:
光源I和光源II,用于为相干层析成像系统I和相干层析成像系统II提供光源,光源I和光源II波段不同;
测量支I和测量支II,用于将由光源耦合形成的信号光入射至被检测体并接收被检测体对信号光的反射光;
参考支I和参考支II,用于传输由光源耦合形成的参考光并使该参考光与对应的测量支I和测量支II的反射光干涉叠加;
探测支I和探测支II,用于采集对应的测量支I和测量支II的反射光以及对应的参考支I和参考支II的反射光干涉叠加图像进行光电转化并传输至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测量支I与测量支II通过耦合形成用于同步采集被检测体反射光的同一测量支;
所述中央处理器接收测量支I和测量支II干涉叠加数据通过公式进行分析处理,其中R(x,y)为被检测体的相对反射率,RI(x,y,λ1)为测量支I在被检测体的反射率,RII(x,y,λ2)为测量支II在被检测体的反射率,P1为测量支I入射至被检测体的光强,P2为测量支II入射至被检测体的光强,η1为测量支I的光电探测器(CCD)的光电转化效率,η2为测量支II的光电探测器(CCD)的光电转化效率。
进一步,所述光源I经过滤波片及耦合透镜处理后通过2×2光纤分束器I耦合形成参考支I和测量支I,所述测量支I接入2×2光纤分束器I;
所述光源II通过2×2光纤分束器II耦合形成参考支II和测量支II,所述测量支II接入2×2光纤分束器II;
进一步,所述光源I通过一1×2光纤分束器I后一支进入2×2光纤分束器I,另一支进入一用于检测光源I的稳定性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光源I的控制系统I的光电探测器I;
所述光源II通过一1×2光纤分束器II后一支进入2×2光纤分束器II,另一支进入一用于检测光源II的稳定性信号并将该信号反馈至光源II的控制系统II的光电探测器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渝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渝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带的包装盒
- 下一篇:卡车侧置立式机械备胎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