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秋水仙碱的透皮给药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38782.9 申请日: 2012-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251550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发明(设计)人: 邵海浩;李元春;陈建兴;袁维姝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邵海浩;李元春;陈建兴;袁维姝
主分类号: A61K9/06 分类号: A61K9/06;A61K9/48;A61K31/165;A61K47/44;A61P19/06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文青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有 秋水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含有秋水仙碱的透皮给药膏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秋水仙碱(colchicine),又称秋水仙素。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秋水仙碱通过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秋水仙碱针对于痛风症状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患者痛风炎症的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止痛作用。但秋水仙素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的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基本没有效果。痛风,即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引致的组织损伤疾病。通常,急性痛风发作时发病部位出现红、肿、热、疼痛剧烈,多在夜晚发病,令病人从睡梦中疼醒,十分困扰痛风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急性痛风发病过程中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

由于秋水仙碱是一种剧毒药物,一般市售的秋水仙碱剂型多为口服剂型,而口服剂型起效慢并且带来的副作用明显,常见于消化系统,例如口服秋水仙碱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舒适感、食欲减退以及腹泻等,更有甚者为此而放弃服药。副作用亦常见于肝脏和肾脏器官损害,例如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少尿、血尿以及可能引起其他副作用,例如脱发、精神抑郁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为此,如何避免因口服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为了缓解痛风病人的心理和生理而产生的痛苦之间的矛盾。所属技术领域因此极需一种能针对病灶直接用药而且可避免上述类似副作用发生的含有秋水仙碱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及时涂抹用药、起效快并可避免其副作用发生的含有秋水仙碱的透皮给药膏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构思来实现的:

一种透皮给药膏剂,它包括,按给药膏剂总重量来计:

(a)0.05-10%重量,优选的是0.2-1%重量的秋水仙碱;

(b)5-45%重量,优选的是30-45%重量的医用无菌水;

(c)5-30%重量,优选的是10-20%重量的水溶性赋形剂;

(d)10-60%重量,优选的是40-60%重量的油溶性赋形剂;和

(e)0.1-10%,优选的是1-5%重量的促透剂;

条件是,上述各组分之和等于100%重量。

任选的是,所述的膏剂还包括(f)0.1-20%重量,优选的是1-20%重量的液态硅橡胶。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溶性赋形剂选自泊洛沙姆、甘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三乙醇胺、二乙醇胺、聚氧乙烯类、卡波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的油溶性赋形剂选自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酸酯类、凡士林、液体石蜡、蜂蜡、植物油、羊毛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促透剂选自氮酮、二乙二醇硬脂酸酯、二乙二醇月桂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泊洛沙姆、羊毛酯、二甲基亚砜、十二烷基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透皮给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5-30%重量的水溶性赋形剂溶于5-45%重量医用无菌水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将秋水仙碱加入。即得水相;

(2)将10-60%重量油溶性赋形剂混合物加热熔化,添加0.1-10%重量促透剂,即得油相;

(3)将步骤(1)所得的水相缓慢添加至步骤2所得的油相中,加热搅拌。

所述的方法还任选地包括步骤(4):将0.1-20%重量液态硅橡胶加入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缓慢搅拌至冷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步骤(3)中的加热温度为40-80℃;步骤(3)中的搅拌速率为200-500转/分钟;步骤(4)中的搅拌速率为100-300转/分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膏剂的使用方法是将膏剂灌入软胶囊中,总重量为0.5g到1.5g。痛风患者发病后可将软胶囊剪开、撕开或按制剂使用说明书的剂量,直接涂抹于患处,对痛风患者而言使用方便并可以快速减轻炎症困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邵海浩;李元春;陈建兴;袁维姝,未经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邵海浩;李元春;陈建兴;袁维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