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线性化穿梭载体BmBacmid的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7290.8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陈琴;张耀洲;吕正兵;陈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66 | 分类号: | C12N15/866;C12N7/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化 穿梭 载体 bmbacmid 构建 方法 | ||
1.可线性化穿梭载体BmBacmid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pBacAvrII2载体:在pBacPAK8载体上引入限制性内切酶位点FseI和AvrII;从而构建成含两个AvrII位点的转移载体pBacAvrII2;
2)、构建含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的pBACAvrII2载体:
设计一对两端含FseI位点的引物,从DH10Bac Bacmid上扩增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片段,插入到pBacAvrII2中;得到pBACAvrII2载体;
3)、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可线性化穿梭载体BmBacmid的构建:
以pBACAvrII2载体为模板,PCR扩增BAC的片段,所述BAC的片段含两个AvrII和FseI酶切位点、且片段两端为多角体基因侧翼序列,然后将PCR产物和线性化的BmBacPAK共转染家蚕细胞,在家蚕细胞内通过同源重组产生重组病毒,从而获得BmBacmid载体,所述BmBacmid载体为可线性化穿梭载体BmBacm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线性化穿梭载体BmBacmid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1)为:
pBacAvrII2载体是在pBacPAK8载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成功引入两个AvrII位点;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第一个AvrII位点的引入,构建pBacAvrII1载体:
对转移载体pBacPAK8DNA多角体基因启动子3′端侧翼的orf1629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将TTTAGG突变为CCTAGG,为AvrII位点,从而在SnaBI和SwaI之间,即在orf1629基因的3′端引入第一个AvrII酶切位点;
②、第二个AvrII位点的引入,构建pBacAvrII2载体:
在pBacAvrII1载体DNA上的EcoRV和BamHI位点之间引入一段DNA序列;所述序列包含FseI和AvrII两个酶切位点,从而构建成含两个AvrII位点的转移载体pBacAvrII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线性化穿梭载体BmBacmid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3)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①、扩增pBACAvrII2载体中BAC片段:
为了使BAC片段能与线性化BmBacPAK同源重组,故从pBACAvrII2上扩增两端含多角体基因侧翼序列的BAC片段;以pBACAvrII2为模板,用KOD-FX DNA聚合酶PCR扩增合成BAC片段;
②、线性化BmBacPAK制备:
家蚕杆状病毒BmBacPAK先经蛋白酶K消化后通过苯酚氯仿抽提获得病毒DNA,所述病毒BmBacPAK DNA含有三个Bsu36I酶切位点,故通过Bsu36I酶切进行线性化,得到Bsu36I线性化的BmBacPAK DNA;
③、BmBacmid的构建:
将上述步骤①中PCR产物与上述步骤②所得的Bsu36I线性化的BmBacPAK DNA按照2∶1的分子数之比共转染家蚕BmN细胞,待细胞完全病变后收集培养上清分离病毒,并提取病毒基因组DNA;
以病毒基因组DNA电转化ElectroMAX DH10B感受态细胞,涂含Kan、IPTG和X-gal的LB平板培养24h,挑取状态良好的蓝斑接种LB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48小时后提取Bacmid DNA;将提取的Bacmid DNA转染家蚕细胞,产生细胞病变的即为可线性化穿梭载体BmBacmi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2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