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茉莉花龙井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37078.1 申请日: 2012-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2578317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8
发明(设计)人: 梁巧恩 申请(专利权)人: 梁巧恩
主分类号: A23F3/14 分类号: A23F3/14;A23F3/06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代理人: 邓晓安
地址: 530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茉莉花 龙井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生产方法,特别是茉莉花龙井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龙井茶始产于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

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龙井茶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传说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种,除了西湖产区168平方公里的茶叶叫作西湖龙井外,其它两地产的俗称为浙江龙井茶。畅销港、澳、台、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由于其营养价值和非凡影响人民的健康,龙井茶深受所向国内和国外茶友们的喜爱。特别是以虎跑泉水泡龙井茶的味道甘甜极致,被称为双绝佳饮,夏日炎炎,如果到西湖旅游,到虎跑茶室用虎跑泉泡龙井茶,细品色香味绝佳的“饮料”,尽将旅途之干喝、疲惫一扫而光。

传统的龙井茶工艺如下:

采摘-摊放-杀青(又称青锅)-回潮-分筛-挺长头-归堆。

但是目前龙井茶产品只是单一的龙井茶产品,香味只具有单一的郁香,香气还不够浓郁,对于喜欢喝花茶的人来说龙井茶总觉得口感有所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保留龙井茶浓厚香郁的香气,又有茉莉花清香的茶叶新产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茉莉花龙井茶的制作采用低温窨花和带花包装的工序。

低温窨花是采用密闭窨花的方式:将密闭容器储存的龙井茶和蕴香1小时左右的茉莉花分别打开放到竹编的平底簸箕内,一层龙井茶,一层茉莉花,比例是1公斤茉莉花,3公斤龙井茶,放到密闭的室内窨花5-8小时,取出,龙井茶在35-45℃的烘房内干燥1-3小时,然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即,放到竹编的平底簸箕内,一层龙井茶,一层新鲜茉莉花,比例是1公斤茉莉花,3公斤龙井茶,放到密闭的室内窨花5-8小时,取出,龙井茶在35-50℃的烘房内干燥1-3小时,一共窨制3-4次(由于茉莉花需要采摘当天的新鲜花朵,所以窨花一般都要3-5天才能完成)最后一次窨花以后在35-50℃的烘房内干燥15-20分钟,然后立刻进入带花包装(小包装)工序,每包窨花后的龙井茶放入速干的茉莉花若干朵,采用真空包装后放到铁盒包装即可得到高等茉莉花龙井茶。所述的速干的茉莉花的制作是将棉布袋蕴香后的茉莉花打开使其开放最具香气时候(一般蕴香后30℃左右放置0.5小时以内)在密闭容器中50-70℃迅速干燥;

茉莉花的采摘是本发明的关键技术,传统的茉莉花茶的窨制主要是上午露水干透以后就可以采摘茉莉花了,所以上午采摘的茉莉花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香气不够浓郁,本发明采摘茉莉花是在晴天下午天黑前的2-5小时内(一般是我国华南、中南大部分地区的北京时间的15-18时)这个时候采摘的茉莉花花型饱满、含苞欲放,香气欲出。茉莉花采摘以后还需要放到棉布袋蕴香1小时左右,如果不能立即窨花,则放到温度在20℃的室内储存。但不能超过5小时。采回后蕴香温度不能过高,否则花蕾成熟开放,香气散发。

所采用的龙井茶可以为鲜茶或干茶。

所述的鲜茶的加工步骤如下:

1.青叶采摘

西湖龙井采摘有三个特点:早、嫩、勤。有爱茶人虞伯生在《游》中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句,说明高级西湖龙井向来就强调要早采。其中以清明前采制的西湖龙井品质为最佳,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称为“雨前茶”。其次西湖龙井的采摘也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一般一公斤极品明前西湖龙井,需要采摘至少八万个细嫩芽叶,故极为名贵。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全长约1.2厘米。本发明主要采用“明前茶”和“雨前茶”作为茉莉花龙井茶的主要原料。

2.鲜叶摊放

采回的鲜叶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1厘米左右。经2小时以上摊放后,使部分水份挥发,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使炒制的西湖龙井外形光洁,色泽翠绿。

3. 炒制杀青(又称青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巧恩,未经梁巧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