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恒压供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036910.6 | 申请日: | 2012-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1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H02J7/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手机 无线 充电器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车载手机充电器的恒压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手机等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这些便携电子产品必须有持续的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尤其是手机,由于手机体积小,其内置的电池电量十分有限,使用一段时间后则需要连接充电装置对电池进行充电,否则将无法继续使用。可是,当人们在旅途中时,充电问题接踵而来,常难以找到一个电源或插座为手机充电,从而影响到手机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便应运而生,有效的解决了人们在旅行中手机的充电问题,充分发挥手机便携式的特点。目前,常用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均采用车载12V蓄电池作为电源,且充电器与车载电压直接连接,然而车载蓄电池的供电电压波动范围较大,波动于9~16V之间,这样的连接方式以及波动的电压直接影响到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小了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能够为车载手机充电器提供稳定电压的恒压供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恒压供电装置,充电器的电压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接入车载蓄电池,恒压供电装置的控制芯片的输出端接电压输入端,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接电压输出端,所述的控制芯片串接有MOS开关管,其输入端输出端之间并联有LC震荡电路。
所述的控制芯片型号为LT3757芯片,所述的LC震荡电路包括串联的电感L1A与电感L1B,以及串联于电感之间并联的电容CD1与电容CD2。
所述的电容CD1与电容CD2为高频耦合电容
所述的MOS开关管S极均接入控制芯片SENSE引脚,D极均接入电感L1A与并联的电容CD1、电容CD2之间,G极接入控制芯片GATE引脚。
所述的控制芯片RT引脚连接有用于调校频率的电阻R7。
所述的控制芯片SENSE引脚经电阻R10与MOS开关管S极连接,且SENSE引脚与电阻R10之间连接接地的电容C6,MOS开关管S极与电阻R10之间连接接地的电阻R5。
所述的电压输出端并联有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的电阻R3、电阻R4与控制芯片组成输出电压反馈网络,将反馈信息送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的控制芯片FXB引脚与R3、R4通过导线连通。
所述的电压输入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间设有快速关断二极管D2,所述的电压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间设有快速关断二极管D1。
所述的控制芯片INT Vcc引脚与接地电容C1连接。
所述的控制芯片VC引脚与地之间串联有电阻R6和电容C2,所述的电容C2并联有电容C7。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供电装置安全、可靠、通用性强,且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能够安全、稳定的为充电器提供恒定的电压,避免充电器的老化和损害,也为手机充电、车辆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恒压供电装置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可知,本装置是为车载无线充电器提供恒压供电的装置,充电器的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车载蓄电池,而在电压输入端和电压输出端之间设有恒压供电装置,其主要由控制芯片、MOS开关管和LC震荡电路组成,控制芯片型号为LT3757芯片,MOS开关管型号为SI7460DP,控制芯片的输入端接电压输出端,其输出端接电压输入端,控制芯片串接有MOS开关管,其输入端输出端之间并联有LC震荡电路,原理是由控制芯片控制MOS开关管反复的开关从而在LC震荡电路中产生震荡电流,将电能稳定地输出,使车载无线充电器更加安全、稳定地工作。
具体电路连接如下:
LC震荡电路包括串联的电感L1A与电感L1B,以及串联于电感之间并联的电容CD1与电容CD2,电感L1A与控制芯片的引脚VIN连接,电容CD1与电容CD2为高频耦合电容,将能量传递到电压输出端,电感L1A与电感L1B在高频开关过程中充放电,从而使输出电压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气化醇基燃料全自动燃烧机
- 下一篇:悬挂式单体空心柱式热管LED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