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用添加剂中二甲苯麝香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925.0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0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耿永勤;李雪梅;缪明明;徐济仓;缪恩铭;杨叶昆;魏玉玲;周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杨宏珍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剂 二甲苯 麝香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用添加剂中二甲苯麝香的检测方法,属于烟用添加剂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硝基芳族麝香化合物,化学名2,4,6-三硝基-1,3-二甲基-5-叔丁基苯。具有香味特殊,留香持久等特性,常用作化妆品和皂用香精的定香剂[1]。但由于二甲苯麝香有能使老鼠致癌的报道[2],并作为高持久性、高生物蓄积性物质,已被欧盟化学品管理署列为高关注物质[3,4];2009年7月国际日化香料协会也宣布对二甲苯麝香全面禁用[5],国内烟草行业也明确规定在烟用添加剂中禁止使用二甲苯麝香。
目前,国内外有关二甲苯麝香检测方法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化妆品[6-10]、生物样品[9]、环境样品[12-15]方面,涉及的方法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TLC)[6]、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1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7-9,14-15]、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10-11]、核磁共振法(NMR)[13]。
经文献检索,未见烟用添加剂中二甲苯麝香的检测方法的公开报道。
参考文献:
[1]Chen S N.Encyclopedia of Chinese Chem ical Products.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1998.
[2]Harris S W.舒宏福译.日化香精产品中的硝基麝香:FDA的最新调查[J].香料香精化妆品,1997,(3):39-41.
[3]刘树文.合成香料技术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4]俞太尉,李怀林.欧盟化妆品-管理法规及检测方法与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IFRA Newsletter No.13,April 2009.http://www.ifraorg.Org
[6]Goh C L,Kwok S F.A simple method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musk ambrette,musk ketone and musk xylene in cologne[J].Contact Dermatitis,1986,14:53-56.
[7]Mitjans D,Ventura F.Determination of fragrancesat ng/L levels using CLSA and GC/MS detection[J].Water Sci.Technol.,2005,52(10-11):145-150.
[8]罗川,邬蓓蕾,袁丽凤.风油精中REACH高关注物质-二甲苯麝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J].检验检疫学刊,2011,4:32-35/73.
[9]杨润.GC-MS法测定化妆品中三种人造麝香的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4):456-457.
[10]马强,白桦,王超,马微,张庆,肖海清,周新,董益阳,王宝麟.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二甲苯麝香[J].分析化学,2009,37(12):1776-1780.
[11]Mottaleb M A,Usenko S,O’Donnelld J G,Ramirez A J,Brooks B W,Chambliss C K.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creening methods for select UV filters,synthetic musks,alkylphenols,an antimicrobial agent,and an insect repellentin fish[J].J.Chromatogr.A,2009,1216:815-8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脑功能成像的脑内多区域协同竞争分析方法
- 下一篇:层叠陶瓷电子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