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分原油腐蚀性测试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1743.6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苗健;白真权;罗金恒;赵新伟;杨锋平;徐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腐蚀性 测试 | ||
1.一种混-分原油腐蚀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油水混合样品;
腐蚀性介质获取与分离;
腐蚀测试和腐蚀数据处理与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油水混合样品包括:
对第一容器进行清洗并干燥;
制样前,对第一容器进行除氧处理,除氧结束后迅速密封所述第一容器;
向所述第一容器中注入去离子水;
注去离子水操作完成后采用高纯氮气,对所述去离子水进行除氧处理操作,时间30-60分钟;
并在除氧结束后将原油注入至所述第一容器中与去离子水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容器进行清洗是采用分析纯丙酮或无水乙醇对容器进行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与去离子水比例为1∶1~5∶1计算得到,油水混合物总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容器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容器容积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氧处理采用的气体为99.99%高纯氮气;所述对去离子水进行除氧处理的时间为30-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性介质获取与分离包括:
采用机械或手摇的方式将原油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
混合结束后,将油水混合物静置分离;
采用高纯氮气通过空气压力的方式将瓶下方的沉积溶液排出,排入经过除氧操作的洁净的第二容器中,采用液体排气体的方法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腐蚀溶液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原油与去离子水充分混合的时间为10~6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分离的温度为20~60℃,时间为2~24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测试和腐蚀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
采用99.99%高纯氮气对第二容器中分离出的腐蚀溶液上方空间再次进行除氧操作,时间为10~20分钟;
测试金属腐蚀样品尺寸及重量并记录;
将金属腐蚀样品浸入所述腐蚀溶液中,并记录时间;
腐蚀后将样品取出并采用分析纯石油醚、丙酮或无水乙醇进行清洗;
采用除膜剂进行腐蚀产物清除,并再采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再次称重;
根据均匀腐蚀标准公式计算样品的平均腐蚀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金属腐蚀样品尺寸及重量并记录包括:
将管材样品打磨至800-1200#砂纸,每组平行样品3个,采用无水乙醇清洗,冷风吹干,采用万分天平称重并记录,采用千分尺测量尺寸并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7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式热管预热器
- 下一篇:一种安全环保的机器油污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