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1600.5 | 申请日: | 201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1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孟国文;黄青;鲁逸林;谷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G49/08 | 分类号: | C01G49/08;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任岗生;王挺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纳米 复合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包括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30nm,其表面修饰有1,4-二羟基蒽醌和芴甲氧羰酰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其特征是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为球形。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
步骤1,先按照六水合三氯化铁、醋酸钠、1,6-己二胺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0.8~1.2∶1.8~2.2∶8~12∶28~32的比例,将六水合三氯化铁、醋酸钠和1,6-己二胺加入乙二醇中,并搅拌至形成透明溶液,再将透明溶液置于密闭状态,于180~220℃下反应至少6h后,对其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得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
步骤2,先按照1,4-二羟基蒽醌、氯乙酰氯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重量比为0.22~0.26∶0.2~0.6∶38~42的比例,将1,4-二羟基蒽醌和氯乙酰氯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并于0℃下保持至少20min,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置于氮气气氛中,于75~85℃下反应至少6h后,倒入去离子水中,经过滤后,对获得的固态物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用乙醇提纯后,得到染料,随后,先按照四氧化三铁、碳酸钠、染料和乙腈的重量比为48~52∶98~102∶18~22∶48~52的比例,分别将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碳酸钠和染料加入乙腈中,并置于氮气气氛中回流至少4h,得到反应液,再对反应液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得到中间产物;
步骤3,先按照中间产物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重量比为60~80∶180~220的比例,将中间产物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分散液,再按照分散液中的中间产物与芴甲氧羰酰氯的重量比为60~80∶31~35的比例,向分散液中加入芴甲氧羰酰氯并搅拌至少2h后,对其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的处理,制得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的固液分离处理为磁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的洗涤处理为依次分别使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清洗1~3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的干燥处理为于20~50℃下晾干。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先使用紫外光照射受二价铜离子、二价锌离子、二价镉离子和二价汞离子中的一种污染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的水溶液,再使用荧光光谱仪测量其的荧光发射光谱强度,得到二价铜离子或二价锌离子或二价镉离子或二价汞离子的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颗粒的用途,其特征是紫外光的波长为240~260nm,或440~4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6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