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路密封圈研磨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1328.0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博;刘靖华;王进;陆凯;王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37/27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4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路 密封圈 研磨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路密封圈加工工艺,特别是油路密封圈研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密封圈是由动环和静环两部分组成。是安装在化工和石油行业以及飞机发动机油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是靠介质压力及弹簧力,利用动环和静环之间平直并存在液体表面,在机泵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抑制其中流动的液体的泄漏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目前国内机械密封圈的研磨有低速研磨机和高速研磨机两种。高质量的密封圈是在高速研磨机上加工研磨,飞机发动机油路密封圈由于受到加工设备工艺的限制,很难在在现有二头研磨机上研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飞机发动机油路密封圈研磨的加工方法,以便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二头研磨机提供的机械动力,在研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密封圈(凸台工件)的精密研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飞机发动机油路密封圈研磨的加工方法,它至少包括:二头研磨机、机械油路密封圈,其特征是:二头研磨机上研磨头上连接有工装件,工装件一端与研磨头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机械油路密封圈活动连接,二头研磨机研磨头伸向机械油路密封圈内,与机械油路密封圈研磨面动态研磨,研磨时,通过控制研磨头轴线、工装件轴线、机械油路密封圈轴线重合,研磨头对机械油路密封圈的工作面研磨。
所述的工装件外型为圆柱体,内腔相通,内腔一端直径尺寸为21.5mm, 直径尺寸为21.5mm的长度是15mm,另一端为M28*3的螺纹孔, 螺纹孔长度为24mm,在内腔中间有6*28.5mm直径的内圆,螺纹孔段与研磨头螺纹连接。
所述的工装件外径为直径35mm,长度为45 mm。
所述的研磨头转速以60转/分为旋最佳。
所述的二头研磨机包括电机、齿轮箱、传动轮、变速轮、研磨头杆,电机输出轴与齿轮箱输入端轴连接,齿轮箱输出端轴与传动轮输入端连接,传动轮输出端与变速轮输入端连接,变速轮的输出研磨头杆连接研磨头。
所述的研磨头对机械油路密封圈的工作面研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选择一块工作面中间略凹的研磨平板作为与专用研磨工具进行互相湿研磨的平台;
2)在研磨平板上涂抹少许人造金刚石研磨膏和机油,将人造金刚石研磨膏与机油调制均匀并均匀地涂抹在研磨平板的工作面上;
3)再将工装件放在已有研磨液的研磨平板上进行湿研磨,并同时使自身工作面上被涂抹上研磨液具有湿研磨的功效;
4)随后将其旋入二头研磨机的机头上,使其旋转并具有机械研磨的功效;
5)再把待加工的机械油路密封圈凸台放入工装件的圆孔中,使待加工工作面与工装件的工作面接触,压住机械油路密封圈使其停止旋转;
6)研磨10分种后,取下并用脱脂棉擦净,观察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研磨纹路的情况,同时取下工装件,放在研磨平板上作“8”字型或圆型运动,根据待加工工件表面平面度的情形,然后将再次被涂抹上研磨剂,将工装件旋入二头研磨机上,放上工件继续进行研磨加工;
往复上述操作,通过观察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研磨纹路和表面粗糙度,经过粗研磨、细研磨和精研磨的工序操作,完成一个工件的研磨加工过程。
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在二头研磨机上研磨头上连接有工装件,工装件一端与研磨头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机械油路密封圈活动连接,二头研磨机研磨头伸向机械油路密封圈内,与机械油路密封圈研磨面动态研磨,方法简单可靠省时省力,效率高,经济效率高回报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密封圈动环(传动端护脂圈)示意图;
图2是工装件结构图;
图3是工装件与密封圈动环连接示意图;
图4是加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装件;2、机械油路密封圈;3、二头研磨机;4、外伸出的平台;5、内腔;6、直径小的通孔端;7、加工平台;8、通孔;9、压件;10、研磨头杆;11、变速轮;12、传动轮;13、齿轮箱;14、电机。
具体实施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北方光电科技防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组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焊接引线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