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0285.4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炯心;陈南梁;张秀芳;张幼维;戴明欣;李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L31/14;A61L31/06;A61L3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降解 纤维 编织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内部管道支撑、防止人体内部管道狭窄或堵塞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的支架及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原因,人体内部管道会发生狭窄或堵塞,目前使用金属支架来防治这类疾病。但是,金属支架难以取出,带来一些副作用。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支架是解决金属支架副作用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支架遇到径向支撑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支架的径向支撑力是使可降解高分子支架具有实用价值的一个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径向支撑力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的支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径向支撑力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的支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将具有良好径向支撑力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的支架用于人体内部管道支撑、防治人体内部管道狭窄或堵塞。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给上述支架施加具有多孔和粗糙表面的甲壳胺涂层的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是由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交叉编织成的中空管状物,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粘结在一起,不发生松散,支架具有较大的径向支撑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单丝直径为0.1-0.6mm,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为聚丙交酯纤维、聚乙交酯纤维、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纤维和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
如上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表面有甲壳胺薄膜层,所述的甲壳胺薄层表面呈亚光,具有多孔和较粗糙的特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交叉编织成中空管状物;
(2)将外径与最终所需要制备的支架内径相同的不锈钢管插入上述中空管状物中;
(3)将中间插有不锈钢管的中空管状物置于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软化温度以上,熔融温度以下;
(4)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形成粘结,不发生松散,支架具有较大的径向支撑力;
(5)冷却,得到形状稳定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单丝纤度直径为0.1-0.6mm,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为聚丙交酯纤维、聚乙交酯纤维、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纤维或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形成粘结时采用模压的方法增加纤维交叉点的压力,使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牢固粘合。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制备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交叉编织成中空管状物;
(2)将外径与最终所需要制备的支架内径相同的不锈钢管插入上述中空管状物中;
(3)将中间插有不锈钢管的中空管状物置于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软化温度以上,熔融温度以下;
(4)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形成粘结;
(5)冷却,得到形状稳定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
(6)将甲壳胺醋酸-水溶液涂复于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表面,再浸入无水乙醇中,使甲壳胺析出,同时将醋酸洗脱,得到热塑性可降解纤维表面具有多孔和表面较粗糙的甲壳胺涂层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
(7)在35-50℃真空烘箱中干燥15-30分钟,去除甲壳胺薄层中的乙醇。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甲壳胺-醋酸-水溶液中甲壳胺的质量浓度为2-4%,醋酸与水的质量比为:3-5∶100。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无水乙醇的温度为20-30℃,支架浸入时间为10-20分钟。
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单丝纤度直径为0.1-0.6mm,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为聚丙交酯纤维、聚乙交酯纤维、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纤维、聚己内酯纤维或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
具体实现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2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装式加药仪上使用的推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解酒保肝植物营养饮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