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0285.4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9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炯心;陈南梁;张秀芳;张幼维;戴明欣;李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L31/14;A61L31/06;A61L3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降解 纤维 编织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是由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交叉编织成的中空管状物,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粘结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单丝直径为0.1-0.6mm,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为聚丙交酯纤维、聚乙交酯纤维、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纤维、聚己内酯纤维或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表面有甲壳胺薄膜层,所述的甲壳胺薄层表面呈亚光,具有多孔和较粗糙的特征。
4.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交叉编织成中空管状物;
(2)将外径与最终所需要制备的支架内径相同的不锈钢管插入上述中空管状物中;
(3)将中间插有不锈钢管的中空管状物置于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软化温度以上,熔融温度以下;
(4)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形成粘结;
(5)冷却,得到形状稳定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单丝纤度直径为0.1-0.6mm,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为聚丙交酯纤维、聚乙交酯纤维、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纤维和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粘结时采用模压的方法增加纤维交叉点的压力,使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牢固粘合。
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交叉编织成中空管状物;
(2)将外径与最终所需要制备的支架内径相同的不锈钢管插入上述中空管状物中;
(3)将中间插有不锈钢管的中空管状物置于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软化温度以上,熔融温度以下;
(4)纤维和纤维在交叉点形成粘结,不发生松散,支架具有较大的径向支撑力;
(5)冷却,得到形状稳定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
(6)将甲壳胺醋酸-水溶液涂复于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表面,再浸入无水乙醇中,使甲壳胺析出,同时将醋酸洗脱,得到热塑性可降解纤维表面具有多孔和表面较粗糙的甲壳胺涂层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编织支架。
(7)在真空烘箱中干燥,去除甲壳胺薄层中的乙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甲壳胺-醋酸-水溶液中甲壳胺的质量浓度为2-4%,醋酸与水的质量比为:3~5∶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水乙醇的温度为20-30℃,支架浸入时间为10-20分钟;所述的真空烘箱的温度为35-50℃,干燥时间为15-3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的单丝纤度直径为0.1-0.6mm,所述的热塑性可降解纤维为聚丙交酯纤维、聚乙交酯纤维、丙交酯和乙交酯共聚酯纤维或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2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装式加药仪上使用的推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解酒保肝植物营养饮料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