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效提高外量子效率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28309.2 | 申请日: | 2012-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康俊勇;高娜;黄凯;李书平;李金钗;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效 提高 量子 效率 深紫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有效提高外量子效率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设有衬底,在衬底上依次生长AlN缓冲层、n-AlGaN层、有源层、p-AlGaN层和p-GaN盖层,在p-GaN盖层上沉积铝膜层,在n-AlGaN层上设n型电极,在p-GaN盖层上设p型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提高外量子效率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采用c面蓝宝石衬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提高外量子效率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GaN盖层的厚度控制在20nm以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提高外量子效率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膜层的厚度控制在10nm以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提高外量子效率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衬底上生长AlN缓冲层、n-AlGaN层、有源层、p-AlGaN层和p-GaN盖层;
2)采用ICP技术刻蚀出n型台面,并通过光刻、真空电子束蒸发沉积及快速热退火处理技术分别形成p型、n型的欧姆接触;
3)在p-GaN盖层上沉积铝膜层;
4)在n-AlGaN层上设n型电极,在p-GaN盖层上设p型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3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