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热转印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209.X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44 | 分类号: | B41M5/44;B32B27/18;B32B27/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热转印 pet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共挤双向拉伸聚酯(PET)薄膜,尤其涉及一种超薄热转印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市场一直对色带、标签条码打印用的热转印聚酯薄膜有很大的需求,以常规PET原料生产的普通热转印薄膜,产品质量指标则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由于热转印聚酯薄膜的加工温度和使用温度一般都在100℃上下,标签打印要求图案色泽清晰,因此,通常要求生产的热转印聚酯薄膜应具有优良的拉伸性能、抗热性能和超薄的厚度。目前国内生产的普通热转印聚酯薄膜最薄厚度一般在8μm以上。另外,在普通热转印聚酯薄膜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通常仅在薄膜的表层加入各种功能性聚酯材料,在满足薄膜基本性能要求的同时,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然而,这样往往会使生产的热转印聚酯薄膜较厚,且热稳定性和收卷效果较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热转印聚酯薄膜在色带、标签打印方面的应用。
为克服普通热转印聚酯薄膜存在的不足,生产出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热转印聚酯薄膜,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
专利号为ZL201120177198.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热转印膜及应用该热转印膜的转印制品,该热转印膜为多层结构,并且从一侧到另一侧为依次相连接的透明PET层、离型层、第一色墨层、镀铝层、第二色墨层和透明热熔胶层。该热转印膜的转印制品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为透明热熔胶层、第二色墨层、镀铝层、第一色墨层和离型层,其中镀铝层位于第一色墨层和第二色墨层之间,这就使得在该热转印膜的内外侧面上都会形成图案,当该热转印膜印刷到透明转印制品上时,在转印制品的正反两面都会有图案,即无论从该热转印膜的正面还是反面,均可以看到印刷的图案,且图案具有亮金属质感。
专利号为ZL201120032738.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制备方便的热转印平板彩晶玻璃生产用热转印涂层薄膜,该热转印涂层薄膜为多层结构,包括顺序相接的BOPET膜、有机硅树脂涂层、亚克力树脂层、油墨层、胶粘层,该热转印涂层薄膜能够与玻璃结合,在玻璃上印刷出精细图文。
专利号为ZL200810044519.4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透明亚光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100~260份(质量)的乙二醇乙醚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80~100℃时,开启搅拌,加入5~20份纳米二氧化硅,温度升到125~135℃,再依次加入30~6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0~40份乙二醇、20~40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50~8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搅拌均匀,通入氮气,再加入0.2~0.8份偶氮二异丁腈,在80~115℃反应6~8小时,即制得丙烯酸透明亚光树脂;将丙烯酸透明亚光树脂与溶剂混合,配制成丙烯酸透明亚光树脂溶液;再将丙烯酸透明亚光树脂溶液经涂布工艺涂布在聚酯薄膜上,制得透明亚光聚酯薄膜。采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透明亚光聚酯薄膜适用于热转印、光学、广告制图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研究开发了一种超薄热转印PE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厚度不能达到标签打印的使用要求,以及热稳定性和收卷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超薄热转印PET薄膜,由通过热熔、共挤、双向拉伸成为一体的A层、B层和C层构成,其中A层为表面层,B层为夹芯层,C层为转移层,其特征在于:各层的原料组份重量配比为:A层:膜用聚酯混合料96.0~98.0%,功能性助剂2.0~4.0%;B层:膜用聚酯混合料92.0~96.0%,功能性助剂4.0~8.0%;C层:功能性膜用聚酯96.5~98.5%,功能性助剂1.5~3.5%。
所述膜用聚酯混合料为普通膜用聚酯和功能性膜用聚酯混合;
所述普通膜用聚酯和功能性膜用聚酯混合的比例为7∶3;
所述A层功能性助剂为成核剂或抗粘结剂;
所述B层功能性助剂为爽滑剂、抗静电剂、转移剂或成核剂;
所述C层功能性助剂为爽滑剂或成核剂;
所述A层、B层和C层的厚度比为:3~5∶86~92∶5~9;
一种超薄热转印PET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切片、混料:
将普通膜用聚酯切片和功能性膜用聚酯切片按7∶3比例进行混合,进行预结晶、干燥;
2、熔融挤出:
将A、B、C各层的组分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分别投入到各自对应的双螺杆挤出机内,主挤出机和辅挤出机的加热区均加热至275~285℃,使原料熔融挤出;
3、模头铸片:
从模头流出的熔体在铸片辊表面急剧冷却固化成厚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2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