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红烧腐竹的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27925.6 | 申请日: | 2012-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车振明;邢亚阁;龚丽;饶瑜;陈志伟;许青莲;贾春;白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 地址: | 61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红烧 腐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腐竹食品的加工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红烧腐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腐竹是一种营养丰富又可以为人体提供均衡能量的优质豆制品,被人们广称为“素中之荤”,然而从营养的角度来讲,腐竹的能量配比均衡,比一般的豆制品的营养素密度更高,腐竹营养丰富,富含VE、不饱和脂肪酸、异丙酮、卵磷脂等功能成分,不含胆固醇,常食用可改良心血管机能,补充人体内所需的氨基酸,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级营养品。随着人们的口味及对食品营养附加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腐竹的种类以及加工方法也不断增加。因此,人们在寻求更营养、更方便、更美味的腐竹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现有的腐竹加工方法得到的产品普遍存在味道单一,且食用不方便等缺陷,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缺陷做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定位于休闲食品的一种便红烧腐竹的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方便红烧腐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制作腐竹,将大豆清洗浸泡8至10小时,然后将其打磨成浆、并煮浆,再将其进行揭竿工序即得到腐竹半成品,将所得到的腐竹半成品进行烘制,烘制完成后即得到腐竹成品;
步骤二、在得到的腐竹成品中加入红烧味调料包、菜包与油包混合,且红烧味调料包与腐竹成品的混合比例为1∶5至1∶8,菜包与腐竹成品混合比例为1∶15至1∶20,油包与腐竹成品的比例为1∶15至1∶20;
步骤三、蒸煮并杀菌,将与红烧味调味包、菜包与油包混合完成后的腐竹成品经过真空冲氮包装,再进行调理入味蒸煮并杀菌后即得到方便红烧腐竹成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一中烘制腐竹半成品的温度为55至65摄氏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一中将腐竹半成品烘制成腐竹成品后将其切成段状待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二中的红烧味调料包由65至70%的棕榈油,3至5%的牛油,3至5%的盐,1至3%的味精,1.0至1.5%的糖,0.15至0.25%的核苷酸二钠,2.5至3.0%的酵母精,2.0至2.5%的豆瓣酱,0.2至0.5%的酱油,0.4至0.6%的牛肉香精,2.0至2.5%的料酒,0.3至0.5%的胡椒,0.15至0.25%的花椒,0.8至1.0%的辣椒,0.05至0.1%的辣椒红,1.5至2.0%的大蒜,0.3至0.5%的生姜,0.3至0.5%的葱,0.3至0.5%的桂皮粉,0.03至0.05%的八角,1.3至1.5%的大茴香,0.8至1.0%的小茴香,0.20至0.25%的孜然以及0.02至0.03%的抗氧化剂所组成。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二中的菜包为泡辣椒和红辣椒的混合物。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三中真空冲氮包装后的杀菌方式为高温杀菌。
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调理入味蒸煮及灭菌的温度为110至121摄氏度。
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调理入味蒸煮及灭菌的时间为10至25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高温条件下,将新型含气调理蒸煮入味技术和高温高压杀菌技术相结合,制成能够常温放置的方便红烧腐竹食品。该产品可通过微波或蒸煮等方法加热后即可食用,口味多样,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腐竹的口味单一,以及不能长期存放且食用不方便等问题,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方便红烧腐竹的加工方法亦可用于其他口味方便腐竹食品的生产,应用范围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方便红烧腐竹的加工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制作腐竹,将大豆清洗浸泡8至10小时,然后将其打磨成浆、并煮浆,再将其进行揭竿工序即得到腐竹半成品,将所得到的腐竹半成品进行烘制,烘制完成后即得到腐竹成品,得到腐竹成品后,最好将其切成段状待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腐竹半成品在烘制成为成品时的温度为55至65摄氏度时效果较佳,得到的腐竹成品形态最好,有利于后续与调味料的混合以及蒸煮等工艺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9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腊肉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氯虫苯甲酰胺与乙基多杀菌素复配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