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316.7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刚;蔡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吲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5-溴-7-氮杂吲哚是目前合成新型抗肿瘤新药研究中重要中间体,其现有的合成方法主要如下:
方法1:
(a)Br2/t-BuOH,(b)Zn/AcOH,(c)BH3/THF,(d)Mn(OAc)3/AcOH
参考文献:Heterocycle,2003,60(4):865-877;JACS,2006,128(45):14426-14437;Chemmedchem,2007,2(7):1071-1075;US7504509;US20100204214等
方法2:
(a)12/NaIO4//H2SO4/AcOH/ACN,(b)Pd(Ph3)4/CuI/Et3N/CH2Cl2,(c)NaOH/NMP/H2O
参考文献:Synthesis,2008,(13):2049-2054;WO20060183758;WO20080124849;WO2009016460;US20110028511等
方法3:
(a)Raney-Ni/H2/CH3OH或Pd/C/HCOOH/Et3N,(b)Br2/CH2Cl2,(c)DDQ或MnO2/AcOH
参考文献:WO2003064413;WO2004078757;WO2006015123;WO2007135398;EP2070929;WO20110144105等
方法4:
(a)DMFDMA,(b)LDA/THF;产量:18%
参考文献:WO2011110479;WO2011109932等。
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是:涉及原料试剂价格昂贵,同时涉及一些相对危险的氧化还原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溴-7-氮杂吲哚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温和收率高、成本低。其主要包含步骤:
1)式I所示的7-氮杂吲哚与亚硫酸氢钠在水/有机溶剂体系下进行反应生成式II所示的二氢-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其中7-氮杂吲哚与亚硫酸氢钠的投料摩尔比为1∶1~10;
式I 式II
2)步骤1)生成的二氢-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与溴素发生溴代反应生成式III所示的二氢-5-溴-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其中二氢-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与溴素的投料摩尔比为1∶1~1.5;
式III
3)步骤2)生成的二氢-5-溴-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在碱性条件下脱磺酸钠生成式IV所示的5-溴-7-氮杂吲哚,其中二氢-5-溴-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与碱的投料摩尔比为1∶0.5~5;
式IV。
优选地,步骤1)中7-氮杂吲哚与亚硫酸氢钠的投料摩尔比为1∶2~5;有机溶剂为醇类溶剂或酯溶剂。
优选地,醇类溶剂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酯溶剂为乙酸乙酯。
优选地,步骤1)的反应温度为20~100℃,更优选为20~40℃,反应时间为1~72h,更优选为5~24h。
优选地,步骤2)中二氢-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与溴素的投料摩尔比为1∶1.4。溴代反应的温度为0~30℃。
优选地,步骤2)具体为:控制温度小于20℃,用双氧水将步骤1)反应中剩余的亚硫酸氢钠淬灭,然后控制温度10~15℃,向步骤1)所得产物中缓慢滴加溴素,保温反应,至二氢-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质量小于0.2%时结束反应;控制温度在20℃以下,用亚硫酸钠淬灭剩余的溴素,搅拌半小时后,反应液直接用于步骤3)。
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反应温度为20~100℃,更优选为20~40℃。其中二氢-5-溴-7-氮杂吲哚-2-磺酸钠盐与碱的投料摩尔比为1∶2。
本发明以7-氮杂吲哚为原料,依次经过取代反应、溴代反应和脱磺酰基反应得到5-溴-7-氮杂吲哚,具有原料易得、收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此外,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较简便,得到的产品5-溴-7-氮杂吲哚纯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的本发明提供的的5-溴-7-氮杂吲哚的制备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PU水冷静音散热器
- 下一篇:机箱及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