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9098.6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史博;梁亮;麦东东;何谦;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41/52 | 分类号: | C04B41/52;C08F112/08;C08F12/18;C08F12/22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稳定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硅片浸入到表面阳离子型无机氧化物溶胶中,静置0~48h后将硅片取出,用乙醇对其进行表面清洗并用气流吹干,得到的硅片再浸入由有机溶剂配制的分子量为1,000~50,000、浓度为0.1~1×10-4mol/L的树枝-线形端阴离子化聚合物溶液中,静置0~48h,将其取出后用气流吹干,即得;其中,
该表面阳离子型无机氧化物溶胶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将无机氧化物溶胶与阳离子型偶联剂于50~75℃共反应1~10小时,降至室温即得,无机氧化物溶胶中的无机氧化物与阳离子型偶联剂的摩尔比为5∶1~5;
该树枝-线形端阴离子化聚合物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将树枝形引发剂与催化剂、配体和单体在90~130℃下反应2~48h,获得的反应液经沉淀,干燥后得到的树枝-线形聚合物再经亲核试剂取代转化为阴离子末端官能团,获得树枝-线形端阴离子化聚合物,其中树枝形引发剂、催化剂和配体的加料摩尔比为1∶1∶1~3;树枝形引发剂与单体的加料摩尔比为1∶10~500;催化剂为CuCl、CuBr或FeCl2,配体为联2吡啶、四甲基乙二胺或六甲基-三乙基四胺,单体为苯乙烯、间氯甲基苯乙烯、对氟苯乙烯、对溴苯乙烯或对甲氧基苯乙烯;
该树枝形引发剂为第一代树枝形引发剂、第二代树枝形引发剂或第三代树枝形引发剂,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a、将酯、碳酸钾、卤代烷、催化剂和溶剂,在50~130℃下反应12~48h,将反应液倾入去离子水中,收集沉淀,经洗涤、干燥和重结晶获得黄色固体粉末,酯、碳酸钾和卤代烷的摩尔比为1∶2~4∶2~4;酯为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丙酯、2,4,6-三羟基苯甲酸甲酯、2,3,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3,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或2,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卤代烷为氯化苄或溴化苄;催化剂为18-冠-6或聚乙二醇400;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丙酮;
b、将步骤a合成的黄色固体粉末与含氢还原剂在溶剂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中在0~50℃下反应12~24h后加入少量水,将反应液过滤并洗涤滤饼,得到的滤液蒸干溶剂后干燥并重结晶,得到白色针状结晶,黄色固体粉末与含氢化合物摩尔比为1∶2~4;
c、将步骤b合成的白色针状结晶完全在溶剂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苯中溶解,再加入卤化试剂,室温~70℃反应1~10小时,将得到的反应液滤除不溶物并蒸干溶剂,再经干燥、重结晶得到白色絮状结晶,即为第一代树枝形引发剂,白色针状结晶与卤化试剂摩尔比为1∶1~3;
用第一代树枝形引发剂替代卤代烷,重复步骤a、b和c可制备第二代树枝形引发剂,用第二代树枝形引发剂替代卤代烷,重复步骤a、b和c可制备第三代树枝形引发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氧化物溶胶由无机前驱体水解得到的SiO2溶胶、TiO2溶胶或Al2O3溶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阳离子型偶联剂为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苄的反应物的50%甲醇溶液、阳离子型氨基官能团硅烷的40%甲醇溶液、N-(正丁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阳离子铝锆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氢还原剂为LiAlH4或NaBH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卤化试剂为氯化亚砜、三溴化磷或摩尔比为1∶1的四溴化碳和三苯基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核试剂为氨基羧酸钠或氨基磺酸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所用到的气体均为氩气、氦气,氮气或二氧化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激稳定的聚合物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三氯甲烷或二甲基甲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0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灰霾防护智能新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