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咪唑基乙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646.1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隆梅;张延涵;王素伟;陈居滨;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源新能源(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3/56 | 分类号: | C07D233/56;C10L1/232;C10L1/02;C10L10/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1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咪唑 乙酸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N-咪唑基乙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是涉及一类以咪唑和氯代乙酸酯为原料合成的N-咪唑基乙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甲醇汽油对各类金属的腐蚀明显大于普通汽油。腐蚀对象主要是汽车发动机、油箱、油路、油泵以及相关生产、储运设施的常用金属,包括有色金属铜、铝、锌及合金、黑色金属钢铁及合金等;腐蚀介质主要是水和甲酸。甲醇汽油的强腐蚀性制约了它的推广。
针对甲醇汽油的强腐蚀性,现有技术已提出许多缓蚀方案:
方案1:专利号ZL200710045098.2,授权公告号CN100580064C,授权公告日2010年1月13日,专利名称“车用甲醇汽油”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其中的缓蚀剂(防腐剂)为“亚硝酸二环己胺与异丙醇、二丁胺、甘油三乙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方案2:专利申请号200710306075.2,公开号CN101240200,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发明创造名称“车用甲醇清洁燃料”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其中的缓蚀剂(防腐抑制剂)为“烷基磷酸胺盐”。
方案3:专利申请号200810018242.8,公开号CN101285010,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发明创造名称“一种多功能醇燃料添加剂”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按体积份计算)包括“丙炔醇、羟基丁二酸乙酯、肌醇六磷酸酯、N-甲基吗啉、环己胺”的缓蚀(腐蚀抑制剂)组合物。
方案4:专利申请号200910022435.5,公开号CN101544825,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发明创造名称“醇基汽油缓蚀、防溶胀、防腐蚀的添加剂聚合物及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按质量比)包括“胺基磷酸酯、双环烷基酚、脂肪酸酰胺酯、聚丁二酰亚胺、乙二醇单乙酯、氟碳表面活性剂”的缓蚀组合物。
方案5:专利申请号200910069421.9,公开号CN101580747,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发明创造名称“满足机动车车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燃料组合物”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缓蚀剂(防锈剂)为“烷烯基丁二酸或者烷烯基丁二酸酐化合物”。
此外,市场上还有一些衍生物类型的多效缓蚀剂,例如:T406(苯三唑脂肪酸胺盐)、T551(苯三唑衍生物)、T561(噻二唑衍生物)、T703(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T708(烷基磷酸咪唑啉)、T711(N-油酰肌胺酸十八胺盐)等。
经查验,以上方案或衍生物均有一定的甲醇汽油缓蚀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一、有的方案环保性不足。例如:方案1的亚硝酸二环己胺对多种金属具有较优良的缓蚀作用,但已被证明是可疑的致癌物。方案3的丙炔醇毒性较大。在衍生物类型的多效缓蚀剂中,T561(噻二唑衍生物)含硫。
二、有的方案不符合新的国家标准要求。我国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GB/T23799-2009车用甲醇汽油(M85)标准,该标准的“表1车用甲醇汽油(M85)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明确载有以下内容“注:不得人为加入对车辆可靠性和后处理系统有害的含卤化物的添加剂及含铁、含铅和含磷的添加剂”。
由于现有技术的缓蚀方案大多在该标准实施之前提出,造成许多方案含有以上注释提及的“不得人为加入的”成分。
例如:方案2的烷基磷酸胺盐含磷,方案3的肌醇六磷酸酯含磷,方案4的胺基磷酸酯、氟碳表面活性剂分别含磷和卤化物。而在衍生物类型的多效缓蚀剂中,T708(烷基磷酸咪唑啉)含磷。
三、有的方案缺乏多效缓蚀作用。例如:方案5的缓蚀剂(防锈剂)仅为烷烯基丁二酸或者烷烯基丁二酸酐化合物。该缓蚀剂以黑色金属的缓蚀为主,对有色金属缓蚀效果不佳。
四、有的方案以组合物复配缓蚀剂、具有多效缓蚀作用。但是缓蚀剂种类偏多,带来如下缺点:
其一,配制过程繁复,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其二,不同种类的缓蚀剂分子对金属表面吸附、覆盖能力不同,可能存在某种竞争和拮抗作用。例如:方案3的组合物有5种物质,方案4的组合物更有6种物质,多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易准确把握。
五、现有的大多数衍生物类型的缓蚀剂是为润滑油和燃料油设计的,油溶性好、但醇溶性不好。例如:多效缓蚀剂T406、T551、T561、T703、T708、T711,在甲醇汽油中必须用互溶剂才能实现分散、使用不便,且分子量较大,导致用量较大、会使发动机积炭增加过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源新能源(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源新能源(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6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提取高品质胶原蛋白的方法
- 下一篇:数字控制式 AC 保护及衰减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