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译码器访问冲突的准循环LDPC码构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995.1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0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科;张建军;冯梅萍;王达;吴建军;项海格;金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译码器 访问 冲突 循环 ldpc 构造 方法 | ||
1.一种准循环LDPC码的构造方法,待构造的准循环LDPC码通过树图模型Tanner图表示,其准循环校验矩阵参数为,基矩阵的大小m×n、Block矩阵的大小p×p、基矩阵变量节点维度分布(dv);其步骤包括,
1)根据所述基矩阵变量节点维度分布(dv)确定校验节点均匀化维度分布(dc),根据所述维度分布(dc)向Tanner图中添加所有n个变量节点;
2)向Tanner图中逐行添加m个校验节点,并以校验节点展开树状图,选择预挑选变量节点,通过边线权重确定达到权重预设值的变量节点,所述确定的变量节点为一备选集合;在所述备选集合中筛选能使相邻两行之间的规避度(ADeg)等于或大于译码处理时延(DLY)的变量节点,形成目的节点;
3)根据步骤2)所获得目的节点确定Tanner图中边线权重,在Tanner图中添加相应边,根据该Tanner图得到构造后的准循环LDPC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校验节点展开树状图时,校验节点维度设定为条件:
其中k是行维度计数器,表示添加第几条边,dic为第i个校验节点的维度,i是校验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预挑选变量节点的方法为,若所述校验节点的当前维度等于0,则从变量节点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作为目的变量节点连接,直接在Tanner中添加相应边,边线的权重为一固定值或者随机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预挑选变量节点的步骤还包括,若所述校验节点的当前维度不等于0,则以第i个校验节点为根节点展开树状图,选择距离根节点最远且列重分布增长慢的变量节点作为备选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最远节点方法为,以校验节点为根节点展开成深度为l的树状子图,直到第l层的当前子图变量节点集合数达到N,或者第l+1层的变量校验节点集合为空,与当前校验结点没有连接的变量节点是最远节点;若不存在没有连接的变量结点,则此时第l层中的变量节点就是最远的节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列重分布增长慢的变量节点的方法为,计算所述预挑选变量节点各列前列重与其预期列重比值Rcw,选出其中最小值Rcw_min,从中选择Rcw≤Rcw_min·C,其中C经验值为1.5,的变量节点作为预挑选变量节 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译码处理时延与具体的行分层译码器设计有关,其规避度范围2~10,其中常用值为5或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间的规避度(ADeg)的计算方法为,在译码时相邻处理的两行中,下一行的非零元素与上一行的零元素所处列的交集的个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线权重确定方法为,首先遍历根节点到预挑选变量节点的所有路径,根据
其中,w表示当前子图中的层数;pi,j表示路径经过的边权重,即对应的基矩阵中非零元素的偏移量;s是整个路径的权重,计算出路径累积权重s并按照随机原则挑选边线权重p0,即满足公式:mod(s-p0,p)≠0的所有变量节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DPC码构造方法,一种准循环LDPC码的译码方法为:
1)从信道接收信道信息,首先缓存到存储器RAM当中;初始化所有外信息都为0;
2)从信道信息存储器中同时串行取出所述LDPC构造码矩阵中某一层(p行)中非零元素所对应的信道信息,形成宽度为p的数据流;
3)信道信息数据流经过选择模块,然后根据准循环LDPC码基矩阵中的偏移量确定并行数据的循环偏移值,再送到对应的p个CNP运算单元中;
4)同时,从外信息存储器中读取准循环LDPC码矩阵该层所对应的外信息,输入到CNP运算单元中;
5)CNP运算器根据接收到的信道信息和外信息进行运算;
6)完成p行的置信度传播后,继续进行迭代运算,直到译码次数达到最大设定值或者译码收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9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布机用喷水喷针
- 下一篇:多谱段多焦面拼接红外探测器控制与信号采样电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