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制革废水处理皮革的方法及生产皮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983.7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赵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1/00 | 分类号: | C14C1/00;C14C3/02;C14C9/02;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英;刘书芝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制革 废水处理 皮革 方法 生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制革废水处理皮革的方法及生产皮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环保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目前制革中产生的废水含大量的有机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入河,对水环境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废水的处理及排放成了制革行业一道越来越严的紧箍咒,如何处理废水,减少废水,降低排放,是目前研究机构以及制革厂都在探索的课题。
通常,降低废水的排放可从三方面来考虑:
第一种思路是从源头控制。从化学品种类的选择上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但是由于材料的局限,以及对皮革的认识有限,有些材料虽然有害还不得不使用因为没有代用品。这种情况下就要从制革工艺上考虑怎样提高他们的反应效率,尽可能的提高他们与皮革的结合率,这样就可以以最少的使用量达到同样的效果,也可以降低它们在水中的残余量,间接地起到降低废水的作用。这是皮革化学家们永远的课题。
第二种是将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盐等等,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如何高效又低成本的处理废水,这也是现在一些设备工程师、化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第三种是废水的回收利用。经市场调研,发现废水的回收利用在某些工厂,某些特殊的工艺中已经存在,但是量很少。
据调查,阻碍废水回收利用的关键有两点:
(1)废水容易长菌。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当pH、温度合适,细菌和霉菌的繁殖是非常快的,第二天就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废水如果回收利用,需要找到比较合适的防腐剂。
(2)废水中的成分难以测定。即使解决了防菌的问题,废水中含有大量未结合的化学原料。虽然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废水成分太复杂,回收利用时是否要补充化学原料,补多少,都是未知数,这样做出来的皮质量就很难保证。工厂的技师们只能根据经验来大致判断,经验好的估的准一点,人为因素太强,这也是废水回收利用不能大范围推广的主要原因。
目前能用于化学品成分检测的方法很多,但针对制革废水中成分复杂的化学材料,相互之间交叉干扰,要逐个加以区分并定量检测难度非常大。同样成分复杂的中药成分控制目前在试验一种新技术——指纹图谱技术,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立图谱库,目前实际应用还有很多问题。而且废水和中药还不一样,因为废水的成分根据制革处理配方和工艺会经常变换,所以该技术不适合废水的定量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够简单、快速在线监测皮革处理水(制革废水)成分的方法,以便实现制革废水的循环利用。但据发明人所知,在本发明之前,尚未找到这样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没有实现制革废水的完全循环利用。制革废水的循环利用成为本领域内长期未解决的技术难题。
因此,需要一种实现制革废水的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处理皮革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利用制革废水处理皮革的方法,包括:
(a)用近红外光谱感应探头获得制革工艺所产生的制革废水的近红外光谱;
(b)通过预先建好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由获得的近红外光谱确定或读取制革废水中成分的浓度;
(c)根据制革废水中成分的浓度,向制革废水中补充原料至该制革工艺所需的浓度,获得配制的制革废水;
(d)用配制的制革废水对皮革进行处理,进行该制革工艺;
其中,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包括近红外光谱与成分浓度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b1)根据制革工艺所产生的制革废水中的成分,配制一系列具有预定浓度的水溶液样品,各个水溶液样品含有制革废水中的成分;
(b2)获得各个水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
(b3)根据各个水溶液样品的成分的浓度和近红外光谱,建立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包括成分的浓度和近红外光谱对应关系。
优选地,各个水溶液样品至少包含有效物成分。
优选地,各个水溶液样品还包含会出现在废水中的其他成分,其中其他成分是对有效物成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有干扰的成分。
优选地,有效物成分选自芳香族化合物、砜类、聚丙烯酸类化合物、双氰胺类化合物、三聚氰胺类化合物、聚氨酯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芳香族化合物选自酚类、芳基磺酸盐、萘类化合物。
优选地,有机酸及其盐选自柠檬酸、戊二酸、琥珀酸、丁二酸、己二酸、富马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包括有效物成分的浓度和近红外光谱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