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制革废水处理皮革的方法及生产皮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983.7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靖;赵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C1/00 | 分类号: | C14C1/00;C14C3/02;C14C9/02;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张英;刘书芝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制革 废水处理 皮革 方法 生产 | ||
1.利用制革废水处理皮革的方法,包括:
(a)用近红外光谱感应探头获得制革工艺所产生的制革废水的近红外光谱;
(b)通过预先建好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由获得的近红外光谱确定或读取所述制革废水中成分的浓度;
(c)根据所述制革废水中成分的浓度,向所述制革废水中补充原料至该制革工艺所需的浓度,获得配制的制革废水;
(d)用所述配制的制革废水对皮革进行处理,进行该制革工艺;
其中,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包括近红外光谱与所述成分浓度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b1)根据所述制革工艺所产生的制革废水中的成分,配制一系列具有预定浓度的水溶液样品,各个水溶液样品含有制革废水中的成分;
(b2)获得各个水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
(b3)根据各个水溶液样品的成分的浓度和近红外光谱,建立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包括成分的浓度和近红外光谱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水溶液样品至少包含有效物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水溶液样品还包含会出现在废水中的其他成分,其中所述其他成分是对所述有效物成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有干扰的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物成分选自芳香族化合物、砜类、聚丙烯酸类化合物、双氰胺类化合物、三聚氰胺类化合物、聚氨酯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芳香族化合物选自酚类、芳基磺酸盐、萘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酸及其盐选自柠檬酸、戊二酸、琥珀酸、丁二酸、己二酸、富马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近红外光谱数据模型包括有效物成分的浓度和近红外光谱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水溶液样品含有:
(i)酚类化合物;
(ii)有机酸、有机酸的盐、无机酸、无机酸的盐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水溶液样品含有:
(i)芳基磺酸盐;
(ii)有机酸、有机酸的盐、无机酸、无机酸的盐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水溶液样品含有:芳基磺酸盐、丙烯酸类化合物以及双氰胺类化合物。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水溶液样品含有:芳基磺酸亚甲基缩合物、聚丙烯酸酯以及芳代氨基磺酸的亚甲基缩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效物成分选自制革工艺中所使用的复鞣剂、铬鞣剂、中和剂、脱脂剂或加脂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革工艺是皮革铬鞣工艺、中和工艺、复鞣工艺、脱脂工艺或加脂工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和工艺是蓝湿皮中和工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鞣工艺是简单复鞣工艺或标准复鞣工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鞣工艺是蓝湿皮简单复鞣工艺或蓝湿皮标准复鞣工艺。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
(e)在对皮革进行处理过程中,使用步骤(a)和(b)相同的方式对有效物成分的浓度进行在线监测。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还向所述制革废水中加入防腐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制革废水循环使用至少2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9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