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异味的栀子黄色素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5864.1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5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新技术产业园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异味 栀子 黄色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类胡萝卜素系色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去除异味的栀子黄色素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属于类胡萝卜素的栀子黄主要被广泛应用于面条和饮料等的着色。但是,因为该种色素中含有其原料—栀子果中含有的甜味和酸臭味,所以在使用这种色素的时候就会对食品原有的风味有一定影响。同时,虽然将栀子黄和栀子青、螺旋藻类等一起使用制造绿色素的方法比以前更加可行,但相关的绿色素中仍然含有栀子果的中药味。
因此,人们一直寻找没有中药臭味的栀子黄制剂。至此,一直研究各种精致方法并付诸于实践。
例如:作为类胡萝卜素系色素的精制方法:从栀子黄的提取液用超过滤膜处理的方法;使栀子黄提取液接触酸性灰浆或活性灰浆的精制方法等被提出来。
但是,还没有能有效的将栀子果实中的臭味去除的方法,之前的栀子黄制剂,现在仍然有臭味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还有,以前的栀子黄色素制剂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光热等影响,使臭味逐渐变强的问题。即所谓的“臭味重返”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去除异味的栀子黄色素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去除异味的栀子黄色素,色价 的栀子黄色素,栀子黄所含的香气成分浓度为50ppm以下。
所述栀子黄所含香气成分中至少要含有苯甲醇、3-氨基-3苯丙醇、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或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一种去除异味的栀子黄色素制造方法,是将栀子黄提取液的吸附处理液,进行再次吸附处理,离子交换处理,酸处理以及膜分离处理的处理方法中选择至少一种方法处理,以此为特征从而制造出无臭或者微臭的栀子黄的制造方法。
所述酸处理是使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无机酸处理。所述以酸处理过后进行膜分离处理。所述膜分离处理是:逆渗透膜处理或者超过滤膜处理当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栀子黄提取液的吸附处理液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在溶剂中放入栀子果实或者将栀子果实干燥破碎物用凉水或温水浸泡,加热搅拌进行提取以获得提 取液;或者使用渗透过滤方法以获得提取液;然后提取液进行沉淀或离心分离去除固体物质之后进行浓缩,最后使用常规吸附方法进行吸附处理。
本发明中的栀子黄因为其高度精制而成,所以没有栀子果实中的臭味或将其臭味减少,是无臭或微臭的色素。而且,本发明中的栀子黄不会因加热或长期保存而出现“臭味重返”的现象。因此,饮料和其他食品、药品、化妆品的着色,如果使用本发明中的色素或含有该色素的色素制剂,也不会受到栀子果实臭味的影响,所以可以生产出味道良好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实施例1所制造的栀子黄色素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
图2是比较例1所制造的栀子黄色素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
其中:图1和2中的1S是指标准物质辛酸甲酯的最大值,BHT是指提取香气成分时使用的含有乙醚的BTH的最大值;图2中分别是苯甲醇、3-氨基-3苯丙醇、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的最大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中所说的栀子黄是指广义上的黄色素。即以茜草科栀子花果实为原料所提炼的含有藏花素或藏花酸的黄色素。
本发明中的色价是测定吸光度之后将吸光度换算成10w/v%溶液吸光度的数值。所测的吸光度是指栀子黄水溶液在最大吸收波长(425-445mm左右)处的吸光度。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说的香气成份是指从栀子果实中散发出来的引起异味或恶臭原因的挥发性香气成份。相关的香气成份主要有苯甲醇、3-氨基-3-苯丙醇、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等。
作为本发明中的栀子黄,当色价调整到 的时候,就会使该色素中香气成份的总浓度降到50ppm以下。最佳情况是20ppm以下。香气成份的浓度和色价基本上是成比例的。所以,作为本发明中的栀子黄,如果将色价调整为上述色价的时候,其香气成分的总量也在上述范围,其黄色素本身没有必要调到上述色价。
本发明中的栀子黄色价调整到上述情况时,该所含的苯甲醇、3-氨基-3-苯丙醇、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4-乙烯基-2、6-二甲氧基苯酚,其中至少一种香气的浓度总量在50ppm以下,最佳状况是20pp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康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