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和其药物组合物与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2859.5 申请日: 2012-01-16
公开(公告)号: CN102617609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罗晓东;张洪彬;李艳;李晓宁;蔡祥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C07D519/00 分类号: C07D519/00;A61K31/407;A61K36/74;A61P35/00;A61P35/02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4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吲哚 生物碱 化合物 及其 类似物 药物 组合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quadrigemine I及其有机和无机酸盐,以其为药物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世界难题。在中国每年新增160万肿瘤病患者,每年有130万肿瘤病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化疗药物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因其毒性大而给病人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压力,新的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的抗肿瘤药物的发现迫在眉睫。quadrigemine I是源于天然植物中的化合物,此前没有关于此化合物的药用活性报道。

从1818年首次分离得到马钱子碱至今,共发现了3000多个吲哚生物碱,涉及40余个骨架,目前已有50余个化合物在临床中应用如抗肿瘤药物长春碱、喜树碱两个系列(camptothecin);抗高血压和抗心律失常药阿吗碱(ajmalicine)和阿义马林(ajmaline)。抗高血压药利舍平(reserpine)和地舍平(deserpidine)。用于治疗偏瘫、瘫痪等的士的宁(strychnine)。上述药物的成功发现证明吲哚生物碱是天然药物研究中成药系数比较高的一类。

在全球各国发明并已获得批准使用的抗癌药物总数约130-150个分子中,吲哚生物碱衍生物长春碱、喜树碱两个系列明确的作用机制和靶点,良好的制剂特性(生物碱盐解决注射剂的水溶性)使其一直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长春地辛(VDS)、长春瑞宾(NVB)是在长春碱类化合物结构基础上半合成的抗癌药物,通过降低长春碱类的毒性,从而提高综合治疗指数。托泊替康(topotecan)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是在喜树碱结构上基础合成水溶性衍生物。在奎宁(quinine)结构上基础合成的氯喹、伯胺喹、甲氟喹是重要的抗疟疾药物(Kaufman,T.S.,2005)。以此为先导分子进行的新药研发仍在继续,如处于II-III期的抗癌候选药物脱水长春碱(AVLB)和长春氟宁(VLF)。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式(I)所示的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quadrigemine I及其类似物,或其可药用盐:

其中,各R独立地选自氢、C1-6烷基、C2-6烯基或苯基-C1-6烷基,其中排除化合物quadrigemine I(即各个R基团全是氢)。

所述的可药用盐是指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但不限于与有机酸或无机酸形成的盐。所述的有机酸包括但不限于酒石酸、柠檬酸、甲酸、乙酸、乙二酸、丁酸、草酸、马来酸、琥珀酸、己二酸、藻酸、柠檬酸、天冬氨酸、苯苯磺酸、樟脑酸、樟脑磺酸、二葡糖酸、环戊烷丙酸、十二烷基硫酸、乙磺酸、葡庚糖酸、甘油磷酸、半硫酸、庚酸、己酸、延胡索酸、2-羟基乙磺酸、乳酸、马来酸、甲磺酸、烟酸、2-萘磺酸、扑酸、果胶酯酸、3-苯基丙酸、苦味酸、新戊酸、丙酸、琥珀酸、酒石酸、硫代氰酸、对-甲苯磺酸盐和十一烷酸盐,无机酸包括但不限于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或磷酸。

另外,含有碱性氮的基团能用烷基化试剂季铵化,并进一步与上述的有机酸或无机酸形成可药用盐,从而获得水或油可溶性或可分散产品。其中烷基化试剂包括例如低级烷基卤化物,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的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硫酸二烷基酯,例如硫酸二甲酯、二乙酯、二丁酯和二戊基酯;长链卤化物,例如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和十八烷基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芳烷基卤化物,如苄基溴化物和苯乙基溴化物及其他。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式(I)所示quadrigemine 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取毛九节,用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所得提取物通过酸碱处理除去非生物碱类物质,利用柱层析分离得到式(I)所示的吲哚生物碱quadrigemine I。

优选地,所述的提取是在回流的温度下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醇类溶剂、酮类溶剂、酯类溶剂或醚类溶剂,更优选地,所述的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所述的酮类溶剂选自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所述的酯类溶剂选自乙酸乙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