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FID/VFID综合比对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527.7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忠;余权;黄黎明;朱宏;姚海天;蔡宗联;杨波;叶飞;俞凯;周鹏;刘均;李朗;徐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源现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7 | 分类号: | G08G1/017;G08G1/042;G06K17/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vfid 综合 智能 车辆 管理 系统 方法 | ||
1.RFID/VFID综合比对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或多个车辆自动识别固定站、一个或多个车辆自动识别移动站、通信网络和管理中心,固定站设于固定位置,移动站包括车载式、手提式,固定站和移动站分别通过通信网络与管理中心连接,管理中心内的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打印机、显示屏、工作站群通过交换机互连,固定站和移动站包括一个或多个RFID分系统、一个或多个VFID分系统、一个或多个智能控制器,RFID分系统、VFID分系统分别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智能控制器分别与语音提示装置和LED显示装置连接,所述的RFID分系统包括天线、RFID读写器,所述的VFID分系统包括相连的补光灯、高清摄像机和嵌入在高清摄像机内的DSP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VFID综合比对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站群至少包括GIS工作站、管理工作站、卡管工作站和通信工作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VFID综合比对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网络包括公用通信网络、专用通信网和短程通信模块,所述的公用通信网络包括公用电话网PSTN、数字数据网DDN、宽带网GPRS或CDMA,所述的专用通信网络包括光纤网、微波通信。
4.RFID/VFID综合比对智能车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设定检测线圈的感应范围和灵敏度;
(2) 检测线圈识别:检测线圈感应范围内图像变化,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
(3) 启动触发:当有车辆通过检测线圈所在车道时,VFID分系统启动补光灯闪光,同时启动高清摄像机抓拍车辆的图像信息,采集车辆图像信息;与此同时,RFID分系统启动读写器向车辆“标签”发出询问信号,“标签”收到询问信号后,将“标签”的ID号调制在应答信号上,返回天线及读写器,读写器收到应答信号后解调出“标签”的ID号,从而得知车辆的车牌号及其相关信息;
(4) 自动识别:当收到检测线圈的感应信号时,自动启动VFID分系统和RFID分系统,进行识别,相应地获取车牌号和RFID数据;
(5) 综合比对:RFID和VFID分系统将各自提取到的车辆车牌号信息同时传给智能控制器,可通过智能控制器内嵌的综合比对过滤模块及其软件进行综合比对,滤除邻道的多路径干扰信息;还可与下载在智能控制器内的“黑名单”车辆信息进行对比;也可以通过短程通信模块和通信网络传输到车辆管理中心,与车辆管理中心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比对;
(6) 发送:将综合比对后的车牌号信息打包上传至车辆管理中心;
(7) 接收、处理:车辆管理中心接收车牌号信息,当RFID和VFID两个分系统采集到的车牌号信息一致,且该车辆无违章、欠费记录时,智能控制器发出通过信息;当两个分系统采集到的车牌号信息不一致,或该车辆有违章记录,或有欠费记录时,智能控制器发出拦截信息,并通过短程通信模块和通信网络通知执法车,对该车进行拦截和查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RFID/VFID综合比对智能车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除多路径干扰信息包括以下步骤:实时收集RFID识别到的号牌信息,判断是否有多个RFID识别到的车辆号牌信息,若有则将各车辆的RFID数据与检测线圈启动后识别到的车牌号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有相同的车辆“标签”的ID号,若有,则滤除与检测线圈启动后RFID分系统和VFID分系统识别到的车辆车牌号中,其“标签”ID号不同的车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RFID/VFID综合比对智能车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线圈包括设于固定站的车道线圈、设于移动站的虚拟线圈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源现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源现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5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