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动系统及内燃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081.8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4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俞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B60K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73005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动系统 内燃机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车传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及内燃机车。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上使用柴油内燃机产生动力,动力经发电机转化成电力,再由牵引电动机推动车轮转动。可以说,电传动内燃机车是自携发电机的电力机车。
现有的内燃机车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牵引电动机,该牵引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车轮轴同轴,牵引电动机的输出动力直接传递给车轮轴,并且每个转向架上只安装有一个牵引电动机,因而现有的动力传动装置的传动功率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及机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传动装置传递动率较小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用于为内燃机车传递动力,包括牵引电机、万向节总成、第一齿轮箱、万向联轴器和第二齿轮箱;
所述万向节总成的一端与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万向节总成的另一端与第一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万向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万向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箱具有能够对第一轮对传递动力的输出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箱具有能够对第二轮对传递动力的输出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箱为两级齿轮箱,包括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
第一斜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齿轮箱的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二斜齿轮和第一锥齿轮依次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齿轮箱的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轮对的第一轮轴上;
所述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平行,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轮轴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箱为一级齿轮箱,包括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齿轮箱的第二输入轴上,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轮对的第二轮轴上;
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轮轴垂直;所述第二输出轴与第一输出轴同轴线。
优选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安装臂总成,至少一个安装臂总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箱和/或第二齿轮箱的箱体连接,所述安装臂总成的另一端用于与机车转向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臂总成包括臂体、第一隔板、多个减震垫、受力板和第二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固定套设在所述臂体上;所述第二隔板活动套设在所述臂体上,所述减震垫活动套设在所述臂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受力板固定套设在所述臂体上且位于所述减震垫之间;
所述受力板能够连接到与机车转向架上的臂套上。
优选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还包括安全托,所述安全托套设在所述万向联轴器上,该安全托的上部用于与机车转向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万向节总成包括万向节和传动轴;所述万向节活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牵引电机为异步牵引电动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内燃机车,该内燃机车安装有本发明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的第一齿轮箱的输出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一轮对的第一轮轴上,第二齿轮箱的输出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二轮对的第二轮轴上。
本发明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及内燃机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具有与牵引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连接的万向节总成、第一齿轮箱、万向联轴器和第二齿轮箱,第一齿轮箱的输出齿轮能够为第一轮轴提供动力,同时第二齿轮箱的输出齿轮能够为第二轮对提供动力,可以同时对同一转向架中的两个轮对提供动力,因而可以提高传动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在内燃机车上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齿轮箱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齿轮箱的俯视图;
图5本为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安装臂总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在内燃机车上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俯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系统,该动力传动系统用于为内燃机车传递动力,包括牵引电机1、万向节总成2、第一齿轮箱3、万向联轴器4和第二齿轮箱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北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柴油车油箱吸油管
- 下一篇:传动缝隙模块及应用其的连续溅射镀膜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