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低碳工业废水持续生物增效去除氨氮的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011403.7 | 申请日: | 2012-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亦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态科环保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4;C12N1/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废水 持续 生物 增效 去除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盐、低碳工业废水持续生物增效去除氨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和工艺条件:
步骤一、制备营养液:
1)所述激活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液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无机氮磷A组5~10%、无机氮磷B组1~2%、微量元素0.3~3%、促生物质0.5~1%,所述无机氮磷A组选自尿素、碳酸铵、硫酸铵、硝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无机氮磷B组选自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偏磷酸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微量元素选自Mg盐、Zn盐、Cu盐、Co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促生物质选自糖蜜、海带提取物、菠菜叶提取物、苜蓿草叶提取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步骤二、制备培养液:
1)所述持续生物增效单元培养液的组分为:生物菌种、激活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液、载体、去氯自来水,所述生物菌种为市购产品百特安851硝化菌,所述载体为无机固体粉末物,选自活性碳粉末、沸石粉,硅藻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所述去氯自来水为通过活性碳过滤后的自来水;
2)所述持续生物增效单元培养液组分的质量百分比,0.1~10%生物菌种,0.01~1%载体,0.1~1%激活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液,其余为去氯自来水;控制培养液的氨氮浓度为100~300mg/L;
步骤三、培养微生物:
1)培养:为步骤二所得的培养液提供合适的培养条件pH为7~7.8,DO为3.0mg/L以上,温度为20~30℃;
2)排放:所述培养液排放间歇进行:培养周期为24~120小时,第一次培养结束后,排出50%的菌液,备用,排放结束后,补充进水,并按比例补充营养液和硅藻土粉末,继续培养24小时,再次排放50%的菌液,备用,排放结束后,重复第二次培养过程,直至第20次培养结束,第20次培养结束后,重复上述第1至20次培养过程;
步骤四、现场持续投加培养液:
将步骤二所得处于对数期菌群的培养液按一定比例持续投加到曝气池的进水端,所述培养液的投加量控制为100~1000ppm。培养液连续投加或间歇投加,间歇投加时,投加间隔控制在1至48小时,优选控制在1至8小时,同时,采取措施延长生物菌种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提高硝化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低碳工业废水持续生物增效去除氨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取措施为在废水处理的曝气池中投加悬浮生物填料,所述悬浮生物填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聚氨酯泡沫的一种,以圆柱状、球状和蜂窝煤状为主,密度接近于水,在废水中呈悬浮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盐、低碳工业废水持续生物增效去除氨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的投加比控制为1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低碳工业废水持续生物增效去除氨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取措施为在于曝气池进出口安装了筛网,所述筛网的网眼尺寸小于悬浮生物调料最小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盐、低碳工业废水持续生物增效去除氨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碳酸铵5~10%、磷酸二氢钾1~2%、ZnCO30.1~1%、MgCO30.1~1%、Co(NO3)20.1~1%、糖蜜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态科环保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宜态科环保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4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