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侧面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1371.0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傅金晶;孙立志;刘卫国;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1 | 分类号: | B60R21/21;B60R19/42;B60J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侧面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对生活的质量明显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交通工具的变化,从起初的步行逐步进行到自行车时代,然后从自行车时代慢慢地过渡到摩托车时代,而现在,轿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汽车的急剧增加,由汽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汽车安全技术也成为开发热点,特别是被动安全技术的研发,成为汽车领域的重点。其中侧面碰撞较正面碰撞,造成驾乘人员的伤害更大。因为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车身侧围结构向车内侵入,乘员舱的空间减小;并且侧面比正面乘员空间更少,侵入速度更快,吸能空间变小,导致乘员伤害。因此为了减少乘员胸部,腹部和髋部的伤害,侧面需要配备侧气囊和侧气帘等来保护乘员,使乘员伤害减少到最小值。侧面碰撞安全技术,通常采用侧气囊、气帘等安全措施。在车辆发生事故时,通过传感器引发气体发生器,使气袋迅速充气来保护成员安全。但由于车体侧部空间的限制等原因,侧气囊、气帘等技术的开发费用较高,给厂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一般侧面气囊装在座椅靠背上。由于侧气囊对车身空间有一定要求,空间距离太小,则侧气囊无法正常展开使其保护效果受限,不适合空间不足的轿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不仅能节省车内空间,能节省成本;而且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能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侧面保护装置,其包括至少一设于车门的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的充气件和一气体发生器、至少一设于车体上的传感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充气件相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及传感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
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通过于车门的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设有充气件,并设有气体发生器、设于车体B柱下端的传感器单元及控制单元;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实时进行检测侧面危险,一旦检测到侧面有车辆或其它物体靠近;所述传感器单元将检测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并发送感应信号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对所述传感器单元发送回来的感应信号进行判断,当判断超过预设值的时候,则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气体发生器动作。所述气体发生器对所述充气件充气,所述充气件充气膨胀,在驾驶员的侧面及危险源之间形成缓冲层,吸收碰撞能量,降低危害。由于所述充气件设于车门的内门板及外门板之间,从而占用的空间小;且所述充气件结构简单且是由尼龙布等弹性材料制成的,节省了制作成本;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本汽车侧面保护装置的充气件膨胀,从而能有效降低车门的侵入速度,减缓部分受到冲撞的力以防止乘客从侧面受到伤害。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设于内门板及外门板之间、且不与所述充气件相交的防撞梁。
所述防撞梁为一根,设于充气件的上方或者下方;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多根防撞梁,能达到更好的减缓侧面冲撞的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防撞梁跨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且防撞梁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
所述防撞梁由所述内门板或外门板的一侧倾斜延伸至另一侧,如此设置可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起到更好的减缓冲撞力的作用。通过将防撞梁的两端焊接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能使所述防撞梁更稳固的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充气件呈管状,所述充气件跨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
设置所述充气件呈管状,体积较小,便于布置于内门板和外门板之间;所述充气件由所述内门板或外门板的一侧倾斜延伸至另一侧,如此设置可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起到更好的减缓冲撞力的作用。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汽车侧面保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将充气件固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的卡位件。通过卡位件将所述充气件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如此可防止充气件的走向发生变化,而影响减缓冲撞力的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侧面保护装置中,所述卡位件具有一呈弧状的第一基部、和两由第一基部的两自由端向两侧弯折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充气件呈圆管状,设置卡位件具有弧状的第一基部,可更好的贴合充气件的外周面;所述延伸部则用于固设于内门板或外门板上。在装配时,直接将第一基部卡设于所述充气件的外周面,再将所述延伸部固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进行洁净度级别切换的洁净室及其风处理方式
- 下一篇:内燃机气阀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