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挖掘装载机装载端正转八连杆工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0839.6 | 申请日: | 201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申硕;蓝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4 | 分类号: | E02F3/34;E02F3/3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 装载 端正 连杆 工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特别是一种挖掘装载机装载端正转八连杆工作装置,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挖掘装载机前后端分别为装载端和挖掘端,同样一台整机可以实现装载和挖掘功能,因此俗称为“两头忙”。
目前的挖掘装载机为了提高装载端的提升性能一般都会采用正转八连杆或正转六连杆机构,综合考虑装载端提升的平衡性多数厂家会选择正转八连杆结构。一般正转八连杆结构会有十一个铰接点,转斗油缸、转斗摇杆和转斗拉杆共同铰接于同一点,但是这种三杆铰接于同一点的工作装置在发动机功率相等的情况下掘起力相对较小。正转八连杆结构的工作装置的各杆的尺寸比例和铰接点位置各不相同,因此会导致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以及掘起力各不相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优化挖掘装载机挖掘端工作装置的性能,获得合理的卸载高度和卸载距离,并且在发动机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装载端掘起力,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十二个经过优化设计的铰接点的装载性能更优的挖掘装载机装载端正转八连杆工作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挖掘装载机装载端正转八连杆工作装置,包括前车架、动臂、转斗油缸、动臂油缸、转斗摇臂、转斗拉杆、动臂拉杆、动臂摇杆和铲斗;所述车架分别与动臂一端铰接于A点、与动臂拉杆一端铰接于C点,与动臂油缸一端铰接于E点,所述动臂另一端与铲斗铰接于B点,所述动臂拉杆另一端与动臂摇杆一端铰接于D点,所述动臂油缸另一端铰接于动臂中部的F点;所述动臂摇杆的中部与动臂铰接于G点,G点位于A 、F两点之间;所述动臂摇杆另一端与转斗油缸一端铰接于H点,转斗油缸另一端与转斗摇臂一端铰接于I点,转斗摇臂另一端与铲斗铰接于J点;所述转斗拉杆两端分别与转斗摇臂和动臂铰接于K、L两点,所述K点位于I、J点之间,所述L点位于F、B点之间;所述正转八连杆机构的点位关系如下:令基准长度为1,则IK=1,0.9<AC<1.2,3.4<AG<3.8,2<GH<2.4,6.2<GL<6.8,2.2<KL<2.5,2.8<KJ<3.2,1.6<BJ<1.9,2.2<BL<2.6,1.2<DG<1.5,HI伸缩长度在5.04到9.3之间,EF伸缩长度在5.03到8.9之间。其中AC=1.03,AG=3.6,GH=2.24,GL=6.52,KL=2.35,KJ=2.93,BJ=1.75,BL=2.43,DG=1.31。
将各铰接点的连线简化成八连杆机构:前车架上铰接点A和B之间的连线构成杆一AB,动臂拉杆两端的铰接点C、D之间的连线构成杆二CD,动臂油缸上的两铰接点E、F之间的连线构成杆三EF,动臂摇杆两端的铰接点D、H之间的连线构成杆四DH,转斗油缸两端的铰接点H、I之间的连线构成杆五HI,转斗摇臂两端的铰接点I、J之间的连线构成杆六IJ,转斗拉杆两端的铰接点K、L之间的连线构成杆七KL,铲斗上的两个铰接点B、J的连线构成杆八BJ,杆一至杆八构成了正转八连杆机构。杆六IJ以K点为支点形成了杠杆原理,增加了本工作装置的掘起力。
为了提高杆六IJ工作的稳定性,所述转斗拉杆为双板结构分别位于动臂和转斗摇臂内外两侧。
有益效果:本正转八连杆机构使得装载端工作装置在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大的掘起力,使得整机桥荷分配比较更加合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平衡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动臂油缸和转头油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动臂油缸和转头油缸的活塞杆处于伸展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0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涤纶坯布的升华牢度的还原工艺
- 下一篇:轴流式风扇以及空调的室外单元